|
□本报记者 贺辉红
汇控上周一的终极一跌,不仅埋葬了港交所推出不足一年的收市竞价交易,同时将50多只牛证提前送上了断头台,而短线入市的投资者,亦全军覆没,其中包括近期出手的汇控两高层,执行董事郑海泉和亚太区行政总裁霍嘉治。
汇控的杀伤力如此之大,除了金融危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外,是否还带来了其他启示性的教训呢?笔者认为,在港人对汇控的迷信,集合竞价制度推出前后港交所的态度,以及对各类炒作资金的监管等方面,都存在探讨的价值。
汇丰控股背负了太多港人的期望。据业内人士介绍,大多数港人把买汇丰控股当作存款,有不少人甚至终身持有。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长时间持有一只股票似乎往往被曲解为长期投资或者价值投资,但历史证明,总会有无数优秀的公司,在每轮牛熊中被淘汰。汇控在去年以前,无疑都可以称得上优秀,但此轮金融危机,银行业是震中,汇控自然难逃噩运。不过,港人似乎太过痴情,汇控从最高点腰斩之后,不少投资者在60港元左右又开始大举买入,而此时国际大投行都在调低该股评级。最终,惨剧的酿成,可能说是系统性因素,也可以把账算到交易制度上,但投资者自身更应该反省。事实上,资本市场没有新鲜事,行为金融上的“过度自信”再一次在汇控上得以验证。
当然,并不是说在交易制度上没有一点瑕疵。在集合竞价推出之初,曾遭到不少业内人士的反对。原因是集合竞价的确符合港交所的利益,但在制度设计上,它违背了市场的公平原则。
有种观点认为,如果汇控暴跌不是发生在集合竞价时段,抑或发生暴跌的股票不是汇控,也许不管集合竞价制度是否合理,都不会取消。因为,之前在集合竞价阶段已经多次发生股价振幅惊人的案例。这就产生了几个疑问,港交所在推出该制度时是否忽视了民意?在取消该制度时,是否又显得有些匆忙?取消该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又能够抑制炒风?同时作为上市公司和交易制度的制订者,这是否存在矛盾呢?笔者认为,对交易所来说,交易制度的出台不仅仅涉及是否考虑广大参与者利益的问题,更应该问一问,是否对交易制度的制订者存在制度约束,因为作为“经济人”,自由的制度制订者很难以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中取得均衡。从汇控事件来看,市场已经给出明确答案,制度的推出有些过急,而它的中止是否又合理,还有待市场来检验。
除了交易制度外,监管机构对于资金的炒作似乎没有办法或者不愿作为,也是汇控“失控”的原因之一。汇控大幅杀跌,沽空盘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公开数据显示,在过去数个月中,汇控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沽空盘都占据首位。亦有相关对冲基金透露,的确持有不少汇控的空头。英美诸国屡屡出手限制沽空,为何港股方面不及时出台相应措施呢?俗话说:“非常时期应有非常手段”。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博弈主体,监管机构应该有所作为。汇丰控股数千亿的财富蒸发,在一定程度上也在侵蚀香港的经济肌体。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所强调的自由应该在特定时期加以约束。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