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研究 > 正文
 

国泰君安:延远权开放 几家欢喜几家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 11:1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国泰君安(香港)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延远权开放 几家欢喜几家愁

  □本报记者 刘雯亮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国家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表示,为确保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到目前为止,中央已开放内地45个城市的航权给香港。因经济效益考虑,部分航点一直未
有经营。不过,民航总局将给予香港航空公司内地“延远权”,以巩固香港航空中心的地位。此外,今年还将开放上海客运航权予国泰航空(资讯 行情 论坛)(0293),令每天来往港沪两地航班数目增至33班。

  杨元元表示,希望双方通过谈判沟通,一次性把所有该开放的航权开放予香港航空公司。反之,香港对内地航空公司飞香港航线也应全面开放。杨元元指出,“香港航空公司一定要背靠内地,借助内地的商机和力量与其它国际航空公司竞争。”

  国泰航空成为直接受益者

  就此,国泰君安(香港)发表研究报告认为,民航总局局长的言论与国泰管理层早前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有望在今年底复飞港沪客运线的言论一致。鉴于上海航线为区内利润率较高的市场,未来货运增长潜力优厚,加上国泰本身拥有庞大的国际航线网络,相信新增港沪客运线可望提升公司2007年及以后的盈利。

  报告指出,短期内国泰航空开办的航线班次有限,估计初期只会经营每日3班的港沪客运航线,远不及目前中航兴业(1110)属下港龙航空经营每天16班航线。因此,国泰加入对港龙航空的短期市场份额影响有限。不过,报告预计,国泰或采取优惠价格吸引客源,对该航线票价构成压力。

  内地航空公司将受冲击  

  至于涉及第五航权中的“延远权”开放方面,报告指出,未来香港航空公司可望在内地城市上落客、或货后再飞其它海外城市,相当于容许香港航空公司经营内地对国际航线。此举可望开拓国泰及港龙新航线市场,同时提高现有航线经营效益及机队使用率,对国泰及中航兴业的长远发展构成正面影响。对乘客或货主而言,内地乘客或货物不必再通过香港,再飞至第三国家目的地,时间及运输成本可望减少。

  但是,报告认为,内地对香港航空公司开放第五航权,将对包括东航(0670)、国航(0753)及南航(1055)等内地航空公司不利,它们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但竞争程度则视乎开放第五航权的速度、及内地机场及海关的配合。长远而言,若香港同样向内地航空公司开放第五航权,即内地经香港往来第三目的地国家,情况将与“延远权”开放相反,即内地三大航空公司受惠,但香港航空公司将受影响。

  对个别航空公司估值的影响

  就具体上市公司而言,报告指出,中航兴业可望受惠于“延远权”的开放。目前,中航兴业2006、2007年市盈率分别为12.9及10.8倍,估值折让26%。因市场逐步反映国泰加入港沪市场对公司的威胁,同时消化港龙去年盈利下降59%的消息。而且,因港龙航空拥有较大的内地航线覆盖,延长原有航线至海外市场的弹性较国泰为大,因此,其更能受惠于第五航权开放。报告建议,投资者趁股价回落至1.60港元附近“收集”该股,6个月目标价1.90港元,长期目标价2.35港元。

  因预期“延远权”实施后的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报告维持东航及南航“减持”评级。同时,人民币汇价一次性升值预期的破灭也增加两家公司股价的短期沽压。尽管今年1-2月份营运数据显示,两家公司的客座率有回升迹象,如南航2月份客座率同比上升1.7%至72.1%,但考虑到未来几年内地增加大量新飞机,内地航空公司客座率有再度下跌风险,公司也更难以大幅提升内地航线票价以增加收入。

  至于中国国航方面,报告表示,公司目前为内地最主要的国际航线经营商,早已面临不同外国航空公司的竞争。公司同时具备较完善的国际航线覆盖,认为此举对其影响较少。此外,若香港机场对内资航空公司开放第五航权,国航将成为最大的受惠者。就估值而论,公司高于其它国企航空股。鉴于其财政状况相对理想,其估值应继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升至接近国际同业水平。报告维持其“收集”评级,6个月目标价上调9%至3.15港元。

  另外,对机场营运商如北京首都机场(0694)而言,不论哪一种航权或形式开放,政策均有利推动客货量上升,对提升公司盈利及估值均有正面作用。报告给予公司12个月目标价14%至4.80港元,长期目标价上调至5.20港元。

  (

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