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研究 > 中石油公司合并 > 正文
 

中石油海归4年踌躇 回归内地A股市场仍需等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10:20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石油海归4年踌躇回归内地A股市场仍需等待

  见习记者 华观发 北京报道

  “国企海归将风生水起。”2005年12月中旬,西南证券H股分析师周兴政的一篇研究报告标题如此写道。

  周在报告中称,尽管近期内地监管层公开表示“恢复新股发行尚无时间表”,但随着
内地股市状况的逐渐好转和新股发行的最终恢复,H股公司海归发行A股,将逐渐“风生水起”。

  12月12日,北京。《财经》杂志2006年年会上,应邀参加会议的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希望在境外上市的近130家国有企业回内地上市。同时,中移动(资讯 行情 论坛)董事长王建宙在会上表示,中移动非常希望在适当时机能够在内地A股上市。

  12月20日,中石油(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一位人士对记者坦言,虽然自今年5月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有关中石油海归的消息全面沉寂,但这并不能说明中石油已经停止海归的工作。从长远来看,中石油肯定要在国内上市。“但是,由于市场和公司本身的原因,短时间内回归A股的可能性不大。”

  年末岁初,关于境外上市的优质国企回归A股的涟漪再一次被掀起。

  4年海归路

  占国民生产总值近2.6%的中石油,2000年在香港、美国两地上市。一年后,传出其准备回A股上市的消息。

  由于国际油价基本处于上升通道,中石油的美国存托股份及H股走势异常强劲,上市几年,中石油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积极追捧,一度被投资者称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之一,成为中国最优秀上市资产的代表。

  据统计,从2003年至2004年底不到22个月的时间内,其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股票涨幅达到263%,在纽约股票交易所则达到265%。2004年的盈利占央企利润的22%,相当于去年A、B股上市公司利润总和的一半还多,而其2004年度派息也高达到463亿元。

  中石油的良好表现,为中石油回归提供了舆论支持。2002年11月1日,市场传言中石油将于年底发行55亿A股,其中25亿上网发行,25亿市值配售,5亿向战略投资者募集。但随后证监会公开辟谣,此传言子虚乌有。

  但这并没有降低市场对中石油海归的期望。一直处于准备阶段的中石油A股上市,时不时被市场和媒体挖出来反复“炒作”。

  2004年下半年,中石油海归计划即将落实的消息,再次成为市场的热点。

  “中石油将在2004年8月中旬前上会,每股作价6元,计划筹资280亿至300亿元人民币,已确认中金、中信和银河为承销商。”有关媒体的报道更是“有鼻子有眼”。

  这条消息最终没有成为现实。然而,直到2004年底,关于中石油海归的争论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深圳媒体报道称,2004年12月22日中石油财务总监王国良在接受海外媒体的采访时,首次对中石油2005年在内地发行A股予以证实,并称用A股的募集资金收购母公司的海外业务。

  2005年1月,中石油国内A股上市计划处于暂停,三大承销商暂时撤出的消息在市场上流传。

  随后,A股市场新股审核、发行暂停,股权分置改革随之展开。至此,长达4年之久的中石油海归路仍处于“踌躇”之中。

  示范效应

  2004年下半年,就在市场传出中石油即将回A股上市的同时,关于其他在境外上市的优质国企回归A股的信息也开始不断涌现。

  2004年7月,有关中国铝业(资讯 行情 论坛)、铁通、建行在内的多家巨头准备A股上市的消息不绝于耳。

  同年9月,北京某媒体报道,一份由上海证券交易所起草的“让优秀的大型企业在国内上市”的报告经中国证监会上报国务院。该媒体同时报道,“中国证监会有一份名单,宝钢A股增发完成后,还有交通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的上海、香港整体上市,神华集团的上海、香港整体上市,中石油A股发行,中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整体上市等等。”

  2005年9月末,本报记者得到消息,中移动可能成CDR(中国预托凭证)第一家,已做好返回A股上市的准备。这与本月12日,王建宙在《财经》年会上的表示不谋而合。

  “长期看,这是一种趋势。”周兴政表示,优质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是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纽带。优质国企大盘股的回归,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品种,将促进A股投资者结构的转变。

  截至去年底,内地共有296家企业到境外的交易所上市,总市值高达3492.04亿美元,而同期沪、深两市1377家上市公司流通市值仅约1413.38亿美元,境外市值规模远大于内地市场。

  另据统计,在海外上市的十大中资股的净资产值已高达13858亿元,去年净利润为2610亿元。但在内地A股市场,流通市值最大的前十家公司净资产总额只有3970亿元,净利润不到580亿元。

  “事实上,最近两年来,一些H股公司一直在为能回到内地市场发行A股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周兴政在他的报告中称,香港股市是一个并不非常认可再融资的市场,而对于H股公司来说,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可以回到内地A股市场进行IPO融资。从历史情况看,H股公司“海归”至内地A股市场作IPO筹资,通常会产生多赢的结果。

  一方面,“海归”模式能够帮助H股公司不在香港市场进行配股的情况下筹集更多的资金,对H股公司的好处不言自明;另一方面,H股公司多是在行业内具有优势地位、最能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果的企业,是中国最优秀的上市企业资产。此类H股公司“海归”至内地A股市场,内地的投资者将能获得投资于这些优质公司的机会,对于内地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升,亦有促进作用。

  回归“仍需等待”

  虽然大型境外上市国企回归的大势已定,“但从短期来看,对于很久没有发行新股的A股市场来说,中石油、中移动等巨头的回归将成为A股市场的另类利空,会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上海证券分析师彭蕴亮认为,大盘蓝筹股由于融资额度较大,目前脆弱的A股难以满足大盘蓝筹回归的要求,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慌。

  以中石油为例,市场每一次传回A股上市的消息,大盘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对于A股市场来说,也许资金不是主要问题。”周兴政表示,目前,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尚未完成,企业上市发行市场化、投资者主体、资金量等方面的结构性转变也没有发生,大盘走势仍处在动荡之中。而即使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中石油勉强上市也可能不能取得很好的结果。

  周兴政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市场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中石油等公司的“海归”将受到实际情况的影响。“中石油是一个股本超大的公司,在香港市场有1000多个亿,所以回A股发行多少股?定价多少?去年媒体中曾传说中石油在A股发100亿股,以每股4块钱来发。现在的情况是,中石油在香港的股价已经达到6块多钱,怎么发?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可以预期的是,无论是红筹形式的公司还是H股公司回来上市,其过程并非坦途。”周兴政表示,为使海归渠道更为通畅,境外上市公司海归的模式还亟待创新。

  周分析,历史表明,在香港回归A股上市的中国联通(资讯 行情 论坛)海归模式在当时就是一种创新,而近日中移动的管理层表示希望以CDR的形式登陆A股市场,也不失为一种探索。因为,这种模式能够规避股权分置问题,亦不会对中移动的蓝筹股地位带来冲击。

  12月12日,中石油集团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谈中石油海归的模式还为时过早,不管是采取整体上市还是根据市场情况选择部分资产上市,总之,中石油的回归必须吻合目前资本市场股改的终极目标:让A股市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