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放量阳线撑起的股价反击战?业绩华丽反转的东方电气(01072),其近期股价的走势可谓是十分强势,每一根大阳线都能带领股价上升一个台阶,而最新的已经是第四根了。

  2017年7月26日晚间,东方电气发布正面盈利预告称,公司预期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的半年股东应占净利润为3.7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左右,同比2016年上半年亏损的3.4亿元增加近7.1亿元,实现了大幅度的业绩增长。

  东方电气股价在中期业绩预告公告发布的第二日,放量跳开4.4%,之后强势冲涨至近10%,最终稳定收涨在了9.53%,形成了一根成交量1174万股、成交额9717万港元的天量大阳线。

  如果说是纯粹的业绩增长带来股价飙升的话,那么同样是华丽增长的一季度业绩数据,公布之后却迎来股价地一路下挫。这样看来的话,东方电气的故事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股价崛起于资产收购,谢幕于巨亏业绩

  公司股价在重大资产收购冲击中迅速崛起,又在巨亏业绩中极速谢幕。自2016年11月22日开始,东方电气股票交易量突然活跃起来,股价也开始一路上扬至12月9日,而就在那一日,公司AH两地市场股票同时停牌了。

  之后就是东方电气增发A股收购母公司资产的消息充斥着整个市场,公司的A股也一直保持停牌状态,而H股在第二个交易日就恢复了交易,至此,公司的H股股价就甩开膀子一路上冲,在2017年3月9日公司公布,以每股人民币9.01元增发7.67亿股A股,合计共69亿元的代价收购母公司若干资产,届时,大股东中国东方电气持股比例将由41.72%增至56.12%。

  等到收购完成后,公司的业务范围将得到拓展,新增电力电子与控制、金融、物流、贸易、新能源、工业智能装备等,产业链将更趋完善,发电设备核心产业将提质增效。

  获此消息后的东方电气,股价继续上冲,直到收到上交所关于收购资产问询函后涨势完全止住,于2017年3月17日达到了近期巅峰的8.86港元,距起涨位置的涨幅已经达到50%有余。

  涨势乏力的东方电气股价,于3月24日公布了2002年以来首亏,也是巨亏17.8亿元的全年业绩后,股价开始了断崖式下跌,不到两月的时间就快跌回之前的谷底了。

  之后的股价走势则更加扑朔迷离,净利大增迎来股价继续大跌,而带领股价进行反击的,却是突然放量的大阳线,在几乎没有利好配合的情况下,使得公司股价一步步脱离底部。

  四波大阳线带领的股价反击战

  首季度净利润大增,并未给股价带来转机,反倒加速了跌势。东方电气于2017年4月28日公布了首季度业绩,同比大增近34倍至1.53亿元的成绩单,带来的却是股价加速下跌。

  智通财经APP在翻看公司一季度数据时发现,公司首季度的利润增长几乎全来自于营业外利润的增长,数据中可以看到,公司2017年一季度营业外收入减支出约为1.61亿元,同比2016年一季度的1600万元,增长近1.5亿元,而公司全部净利润增长仅1.6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一季度数据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未大幅度回升,那股价的加速下跌也就可以理解了。

  底部突然迎来的放量大阳线,拉开了东方电气的股价反击战。突如其来的放量大阳线共有四波,第一次是在2017年5月16日,公司股价突然在底部放量,近530万的成交量是前一交易日的5倍多,紧接着5月17日,股价就迎来近9%的拉升。

  到时市场上除了公司部分海外订单的信息外,几乎没有利好消息,在突然的大涨后,股价稳定上升了一个平台,在6月8日,公司股价迎来近5.5%的第二次突然拉升,这次终于有消息曝出,原来是大量的南下资金将矛头对准了AH价差高的股票。

  第三次则是在国企改革步伐加快,以及电力建设领域回暖等信息催化下,公司于7月14日再一次获近7.32%的大涨。

  中期业绩预告打破此前预期,股价得以跳开飙涨。股价的最近一次放量大涨,是文章开篇提到公司中期业绩公布的7月26日,其中关键在于二季度的业绩兑现,打破了此前公司盈利能力仍较差的推断。

  智通财经APP通过公告了解到,公司将半年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归于:降本增效的“瘦身健康”计划获得效果,高毛利率业务占比提高,以及公司加大应收账款催收使得资产减值减少。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公司半年净利润为3.7亿元,一季度为1.53亿元,二季度则在2.2亿元左右,持续高增长盈利推翻了此前公司仅靠营业外收入维持利润的形象,因此,公司盈利能力回升是有较大可信度的,因此公司的股价迎来了跳开放量上涨。

  公司股价经历了四次大阳线的冲击,上涨幅度已属不小,现行股价的情况下,公司是否仍具有介入空间呢?

  结语

  截至2017年8月1日收盘,公司的股价为8.28港元/股,对应的总市值为193亿港元,市净率为0.81倍。

  基于盈利能力回升的情况下,公司2017年净利润或可达到8亿元人民币左右,即对应市盈率仍有20倍左右,仍处于不低的水平。虽然公司业绩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同时考虑到,公司自身盈利能力回升仍需中期完整数据印证,以及公司具有优势的海外业务,也需要订单确认。

  因此,综合来看,公司仍具备较多不确定性,建议稳健投资者等待中期报告披露,以及海外业务订单的兑现后再做介入考虑。(文/江松华)

责任编辑:刘琛 SF011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