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海外掘金”

  最近,北上深疯长的房价终于找到垫背的了。

  统计局发布的4月房价数据显示,北京、广州新房、二手房环比涨幅有较大回落,上海新房房价环比跌幅扩大,深圳新房环比零增长。

  另一个“一线城市”——香港,却于5月16日迎来土地总价和每平米单价的“双料地王”。

  一块位于香港中环美利道的商业用地,以232.8亿港元的天价被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0012.HK)拍得,每平米楼面价格高达54万港元(约合47.4万人民币),创下香港卖地历史新记录。

  这是什么概念?去年上海静安区中兴路拍出的全国地王,楼面价也才10万人民币出头,香港地王的单价是内地的近5倍。

  同一天,香港九龙启德新区的住宅地块,被两家内地开发商龙湖地产(00960.HK)与合景泰富(01813.HK)联手拿下,总价为72.3亿港元(约合63.96亿人民币),折合楼面价约12.06万元/平方米。

  三个月前,合景泰富曾与龙光地产以168.55亿港元(约合149.66亿人民币)联手拿下鸭脷洲一宗临海住宅用地。当时的价格,是时隔20年后香港再次诞生总价地王。

  唱衰香港楼市和香港经济的人很多,但近期香港地王纪录仍屡次刷新,背后是什么逻辑?

  利空和警告挡不住房价飙升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处于顶峰的香港房价遭到“腰斩”,过了15年才恢复到当年的价位。而与其它发达国家(地区)相比,香港1980年来的房价增幅遥遥领先(下图)。

  国家和地区房价涨幅(来源:经济学人)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Demographia公布的2017国际房价负担能力调查,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表明,香港是房价负担最重的城市之首,已经连续七年“获此殊荣”。

  香港房屋负担最重(来源:Demographia)

  而长久以来,香港房价绝对值也高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富豪云集的小国摩纳哥,把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远远甩在后面。

  根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的统计,目前刚到每平米均价为20万港元,九龙为13万,新界10万,而这只是均价。地段较好的住宅每平米高于20万的比比皆是。

  面对难以负担的高楼价,众多机构发出警告。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Cusson Leung认为,香港房价已经接近顶峰,并且是“从经济上说不可持续的”;美银美林认为,未来三年香港楼价会下调5%-20%;摩根史丹利认为今年房价将下调5%。

  甚至连香港金管局也于上月发函警告银行贷款风险,表示许多开发商正提供高成数按揭予买家。相关按揭增加,将会改变在银行有贷款的开发商的风险情况。

  但即便如此,特区政府对非本地买家征收15%的额外印花税,4月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却显示,香港二手房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大涨17%。

  核心地块稀缺助推写字楼市场

  香港CBD核心地段土地供应极度稀缺,是导致此次出现地王的最主要原因。

  对香港不熟悉的朋友可能对中环美利道没什么概念,但说起中银香港、汇丰银行、李嘉诚的长江中心、香港立法院、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或许去香港旅游过的人都能回忆起来。

  是的,美利道被拍出的地块,就挨着这几个地方,可谓是香港“中环的中环”。

  画圈处即为美利道被拍地块

  下图白色楼房就是被拍出的地块,步行到中环地铁站只要5分钟,目前是多层停车场,曾是廉政公署办公地。该地块后方紧挨着中银香港、长江中心、汇丰银行大楼。

  这样一个黄金宝地,是香港政府21年来,第一次在中环核心地段批准拍卖商业地块,上一次还得追溯到1996年。

  说此地块是“千载难逢”不为过,也难怪吸引来了本港9份标书,包括恒基兆业、长实地产、九龙仓、恒隆地产中渝置地、南丰发展、华人置业、新鸿基、信和置业等。

  正因为香港核心CBD的商用地块极度稀缺,使得此次拍卖创出高价。此前,地产咨询公司高力国际就指出,该地块估值达到223.2亿港元,最终拍卖价为232.8亿,仅比估值高出4.3%,因此普遍认为并没过分高估。

  恒基兆业股总裁李家成表示,未来计划在此修建一栋办公楼,租金可能达到每平方英尺170-200港币(1628-1915人民币/平米),超过“长江中心”的160,与“国际金融中心”的180港币/平方尺接近。

  金融服务业发达的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各类金融机构,中环也是少有的可以和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对标的世界级核心金融区,成为金融机构和大集团前往插旗的地点。

  近年来,香港中环、金钟、湾仔地区写字楼市场更是吸引力大批内地企业的到来,推升了租金,写字楼空置率极低。

  民生银行、上海银行等一整层的租用香港写字楼;恒大地产、光大控股则更潇洒,整栋购买写字楼,一出手就是100多亿港元。

  下图中香港各类地产价格涨幅也能说明问题。以1999年为基期100,近20年来,香港住宅价格上涨两倍,而写字楼则增长了4.5倍,增速明显高于住宅。香港写字楼市场火热显然属于正常现象。

  香港各类物业价格指数(来源:差饷物业估价署)

  财经作家刘晓博就认为,一线城市的土地稀缺,尤其是核心区块,因此上涨是常态。

  即便在实体店式微、远程办公兴起的今天,我们依然无法短期内摆脱CBD的魔力。城市核心区域的写字楼、零售店铺等商业地产,依然是投资者们重要的投资标的。

  内地开发商大举进入

  近两年内地开发商大量进入,也给香港楼价带来有力支撑,使得香港楼市在唱衰声中依然节节高升。

  文首提到的九龙临海住宅地块被两家内地开发商龙湖地产、合景泰富(01813.HK)联手拍下,而当时共同竞标的还有内地的万科、深圳控股、龙光地产、华润置地等。

  香港地产市场的内地大玩家——合景富泰,三个月前还与龙光地产以168.55亿港元联手拿下鸭脷洲一宗临海住宅用地。

  最近一年,来自内地的房企已经在香港购入10宗土地,成交总金额接近600亿港元(约合530.8亿元人民币),占香港卖地收入的五成以上。

  自2011年以来,已有中海地产、万科、世茂、保利、明发、中信、中冶、五矿等内地房企在香港拿地,成交土地超20宗,未来香港住宅和商业地产市场将有大量内地房企进入。

  当然,最近内地开发商拼命在香港拿地,也与人民币贬值有关。

  2014年时,1港币约合0.78人民币,而三年后的今天1港币合0.89人民币,人民币对港币贬值达14%。内地资本用脚投票,来到最近的香港,不光能在金融市场上更好融资,也为规避汇率风险进行资产分散。

  香港未来楼市怎么看?

  内地资本的大量涌入和土地供应稀缺,或将香港房价在短期内(一两年)不会下跌,但长期来看存风险。

  香港中原集团主席施永青年初表示,香港楼市未来两年涨20%;而此前“撤出”香港的李嘉诚,也在近期表示,香港市场目前购买力非常强,“买家力量很大”,看不出未来一两年有可能下跌。他认为内地有很多土地,香港土地本就供不应求,而香港本地和内地人都纷纷在香港买楼,这才导致香港楼市价格走上去。

  房价高企且继续上涨在香港不是新鲜事。然而一些变化,对房价产生的影响可能更长远。

  20年前,哪怕10年前,香港一直是内地人移民、留学,以及在欧美留学归国后的优先目的地,这里不光有西方的体制,也是中国领土和中华文化,吸引着内地精英迁入。当年的薪资相比内地优势明显。

  10年前,进入美利道地王的写字楼办公,是许多内地学生和移民精英的梦想。

  然而近年来香港对内地人的吸引力明显下降。

  根据香港各大学公布的内地生申请数据,香港理工大学2015年收到约2300位内地学生申请,同比下跌34%;岭南大学收到556份申请,同比减少40%;香港浸会大学3876名内地生申请,今年减少至2319人。

  房价增速明显快于工资增速、对于内地学生和游客的反感、高企的生活成本、经济结构单一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等因素、逐渐失去竞争力的薪资,使得越来越多的“港漂”离开;而关闭的移民政策,也令香港不再是内地人的移民首选。

  据南华早报调查,只有28%的港漂愿意长期留在香港。与其去对自己不太友好,生活成本又高的香港,不如直接留在国外或者回内地一线城市,同样也能找到高薪职位。

  近年来香港年均人口增长率仅为0.6%,平均年龄43.4岁,面临老龄化威胁。目前香港人口为737.5万,预计未来25年内,人口仅会增长到841万,三分之一是65岁以上的老人。

  逐渐对外来人口失去吸引力、人口老龄化,是本已价格高企、泡沫显现的香港楼市未来面临的最大威胁。

  面对这些利空,香港只能通过持续引入中高阶新移民、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来实现逆转。

  目前来看,泛政治化的香港似乎很难重开移民政策。也就只剩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可以努把力了。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