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5日15:28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7月15日下午消息,港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及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今日在澳门与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一起主持第九次港澳合作高层会议。曾俊华会后透露双方今日已经草签了“港澳CEPA”(香港与澳门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主题文本,争取在今年底正式签署,促进两地在贸易投资方面的合作。

  港澳合作会议一年一度召开,上一次会议是去年7月17日,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天在会后表示,双方很高兴见到过去一年港澳合作的进展非常好,并在会议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以及详细讨论了下一年合作的范畴,包括商贸、物流、青年交流、文化旅游等等各方面。

  曾俊华称今日的会议很有建设性,内容也很丰富。今后港澳的合作重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港澳两地取得共识,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可以正式签署“港澳CEPA”,在今天会议中双方面已经草签了“港澳CEPA”的主体文本。港府认为,这份CEPA可以建立更加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两地的贸易和投资,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丶知识产权丶技术合作等这几方面。

  第二,港澳双方已经同意,在现有高层会议的机制下再设立一个促进港澳经济合作小组以加强合作,共同把握现有港澳CEPA和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及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等各方面不同措施带来的机遇。曾俊华表示,“之后我们的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会积极与澳门的相关同事作出跟进,确认我们的组长丶确认小组成员名单等,然后筹备首次的会议”。

  在去年的港澳合作会议上,双方已经同意建立更紧密经贸合作关系,并随后展开关于“港澳CEPA的商讨。港澳在过去两年深化了电子政务资讯保安方面的通报机制,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及提供更多元化金融服务。在港珠澳大桥方面,双方也承诺抓紧时间推进工程,并尽快就大桥通车后的跨境交通安排达成共识。

  此前港澳的合作还包括在环保方面对PM2.5的联合研究及规划区内空气质素改善的策略,推出“粤港澳区域博物馆证”,鼓励三地的文化交流、展览、演出和人才培育等,以促进双方在青年合作方面的沟通和合作。(新浪财经彭琳发自香港)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相关阅读

中国应该走怎样的创新之路

中国足够大,中国人的心胸足够宽广,我们的地域差距又很大,我们应该既学德国又学美国。我们可以做像BAT一样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恐怕我们还要向德国学习,做一些连续性的东西,就是“从1到N”的改进,牢牢地占领中间技术。

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复苏大敌

中国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也是欧美乃至新兴市场实施贸易战的主要目标。尤其是美欧市场,以滥用和消费WTO的方式,几乎是对中国所有出口商品都启动“双反”调查。更糟糕的是,美欧正在协同立场,将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挂钩。

供给侧改革考验地方政府责任心

在供给侧调结构过程中,改善这个地方的教育结构,改善这个地方的资本投入结构等都属于供给侧,所以地方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非常大。但是地方政府官员需要有长远的观念,不考虑长远就是不作为,这对他们的责任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80%利润流向金融业是种经济病态

目前金融业占据绝大部分利润的现状若得不到有效改观,中央政府出台再多的财税优惠政策都只能无济于事,这些优惠政策的果实最终都会沦落为金融业的“下饭菜”。同理,受利润低微瓶颈制约,非金融企业尤其制造业的未来经营前景将是暗淡的,甚至是死路一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