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0日03:05 新浪港股

  投资者在上海一家券商营业部查看股票信息。

  文章来源 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自2015年11月以来,至少10家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公布计划,想要退市、剥离资产并在内地上市,或将控股权出售给一家内地上市公司。

  参考消息网5月10日报道 外媒称,随着中国首富王健林准备让他的主要商业地产公司从香港退市,银行业人士预计将有更多中资企业回归内地。中资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价格远低于在内地上市的股票。

  据路透社网站5月9日报道,30年来,香港一直是中国国企和私营企业最青睐的上市地点,从而登上了全球最大首次公开发行(IPO)市场的宝座。

  报道称,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拥有稳定的法律制度和大量机构投资者,中资企业一直被它的这些优势所吸引。尽管有这些好处,但中资企业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价格要比在内地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低得多。

  根据瑞银的研究报告,在香港和内地两地上市的股票中,有超过三分之二在内地的股价溢价逾50%。这个差距自2014年以来明显扩大,削弱了企业赴香港二次融资的动力。

  报道认为,出现这个溢价是因为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存在资金流动限制,这就造成了对本地股票的人为较高需求。内地股票需求上升,是因为在中国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房地产等替代投资渠道陷入困顿。

  报道称,自2015年11月以来,至少10家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公布计划,想要退市、剥离资产并在内地上市,或将控股权出售给一家内地上市公司。而在2012、2013和2014年,这样的情况还只是少数。

  虽然同期仍有近30家中资公司在香港上市,但规模要小得多,2015年的IPO融资下降18%。

  “如果A股/H股价差继续保持在这么高的水平,挑剔的中国企业家将倾向于把公司从香港退市,”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亚洲首席投资官Prashant Bhayani表示。

  报道称,在王健林的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计划之后,中国第二大上市地产开发商恒大地产,以逾36亿元人民币购A股嘉凯城控股权,主要着眼点是估值颇高,以及借内地上市取得中国资本市场渠道。

  “对地产企业而言,在香港上市的理由之一是有利其对海外发债,以及拥有较佳评级以及廉价融资资金,”咨询公司安永的亚太IPO负责人蔡伟荣说。“但现在,中国内地债券市场越来越有人气,所以在A股挂牌,也能很容易发行债券。”

  报道称,上市费用仍然是港交所营收一大来源,占其总营收约9%;而在10年前,占比为十分之一。

  “一家公司在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挂牌的时候,是基于很多因素的商业决定,但我们相信香港拥有许多优势,仍然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上市中心。”港交所在一声明稿称。

  法国巴黎银行的Bhayani表示,“香港将面临上海和深圳争夺大型中国企业上市的竞争,但还没有到这种地步。”

  【延伸阅读】2015年香港IPO集资额冠全球

  中新社香港12月28日电 (王勇 陈宇曦)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永28日发布的《安永全球IPO市场调研报告》显示,虽然2015年全球市场呈现高波动性和多层分化走势,但多家内地大型企业在香港上市,推动香港重登全球IPO(首次公开募股)集资额榜首位置。2015年共有121家公司在香港新上市,IPO集资额为2614亿港元,较2014年分别上升11%和12%。

  根据报告,香港市场2015年第2季度和第4季度IPO集资额达2142亿港元,占全年IPO集资额的82%。2015年创业板共有34宗IPO,为2003年以来最多,集资额达2.74亿港元,较2014年增长27%。

  另据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日前公布的数据,2015年1月1日至12月15日,港交所IPO集资额为2465亿港元,位居全球首位。

  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蔡伟荣预计,香港2016年IPO数量将减至110宗,集资额为2600亿港元。港交所或将全面收紧对“买壳上市”的监管,上市公司质量会提升。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周雪凤强调,2016年香港市场仍将面临全球经济放缓和美联储加息等众多挑战,但港交所作为紧邻内地的国际性交易所,对内地企业仍有很大的吸引力。预期港交所将扩大并优化沪港通等互联互通的创新模式,积极连接内地、香港和国际市场。(完)

责任编辑:王琳琳 SF181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