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9日23:30 港股那点事

  来源:中金公司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表态今年深港通“肯定通”,随后亚洲博鳌论坛上国务院总理同样表示今年将择机推出深港通。

  考虑到:1、尽管深港通可以参照已经运行一年多的沪港通,其推出不存在太多技术上的障碍,但从宣布到正式推出可能需要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宣布时点宜早不宜迟;2、MSCI将于今年6月宣布每年指数评估结果,届时其指数体系是否纳入A股指数也将尘埃落定。上周末证监会例会详细解释名义持有人和QFII/RQFII权益,这可能是为A股在纳入环节上尽量扫除制度障碍。深港通若能在此之前宣布可能也有助于提升A股被纳入的概率。我们认为当前A/H两地市场虽然整体表现低迷,但还算平稳,具备宣布深港通开通的基本条件。

  深港通制度预测:投资范围、额度、门槛

  目前尚没有深港通的具体制度方面的公开信息,但结合此前沪港通的经验,我们认为深港通在制度上可能有如下特征:1)投资范围:综合考虑标的家数以及市值覆盖率情况,预计新深证成指成分股(除风险警示公司)以及深圳香港两地上市公司(499支,图表3)可能成为深股通的北向投资标的(因此包括部分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考虑到南向参与者目前多数为散户投资者,港股通的标的是否会扩充则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标的范围扩充,最大的可能性是从目前主要包括恒生大盘股/中盘股指数成分股进一步扩大至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即在此前恒生大中型指数成分股基础上加入恒生小盘成分股)及两地上市公司(519支,图表4);2)额度:目前沪股通额度使用比例42%,港股通55%,预计深港通的初始总额度或与沪股通类似,也在3,000亿元左右,港股通的总额度则有进一步上调至5,000亿元的可能;3)门槛:预计北向交易依然没有限制,在沪港通机制顺利运行一年半后南向交易门槛存在降低的可能性(如从目前的50万元下调至10万元);4)升级:考虑到沪港通已经运行一年多时间且整体平稳,也存在深港通推出之时,深港通的机制相比现行的沪港通机制有明显升级的可能。

  投资策略:分别关注深圳和香港两地市场的投资机会

  我们对比了深圳和上海两个市场(图表18~34)。相比上海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深圳市场的上市公司一般偏小(平均市值)、偏“新”(新经济板块公司居多)、偏贵(平均估值略高)、盈利增速平均要快。近年深圳市场上市公司股价也整体好于上海上市公司。因此单从投资的角度看,深圳市场上市公司对投资人的吸引力略强。深港通开通将为海外投资者更方便地介入这些公司新增了一条通道。从深港通机制本身来说,可能受益于深港通的上市公司:A股方面我们预计以下几类公司可能会受益于深港通的推出(图表16):1)深圳市场上市的海外投资者可能青睐的“质量公司”:如美的集团、海康威视、格力电器、上海莱士等;2)资产管理类及券商类公司。港股方面受益标的预计包括(图表17):1)香港上市的交易所、资产管理人、券商:如港交所等;2)目前AH折价率较高、深港两地上市的H股公司:如山东墨龙浙江世宝新华制药;3)如果深港通南向的标的范围扩充至包括小市值个股,恒生小型股指数中的质量个股也会受益,如同仁堂科技中国擎天软件等。另外一些内地和香港的ETF也可能受益于深港通的开通(图表15)。

  深港通相关信息


责任编辑:王琳琳 SF181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