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天纳[微博]
【温酒闲谈】沪港通临近,但是现时人民币兑换上限仍旧原封不动。
四中全会为中国第四季度经济重要看点之一,环球投资市场原本预期沪港通能成为会议前的一场盛宴,不过,在笔者执笔之际,通车时间表依然没有丝毫动静。恰巧,笔者在数月前曾谈到,若沪港通未能在10月启航的后果,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原本只是作为给予市场的一个警号,却不幸地言中。
沪港通为国策,并非地方交易所能单独行事的大计,时间及细节配套必须由更高层所定夺,国务院以及跨部委内部必须先要有共识才能谈何时落实。无可否认,政策能否成为市场的焦点将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考虑,站在各方的立场去看,若推出的时刻出现杂音,彼此无法集中精神,随时出现弄巧反拙、出人意表的收场,小心驶得万年船始终为上策。
沪港通所有交易均以人民币计价,政策也涉及内地个人层面跨境资金流动的大突破,人民币资金在投资市场某程度上跨境自由流动,内地自有充裕的人民币,但是香港仍然受制于每天两万人民币的兑换上限,非常明显有心投资A股的香港投资者未必有足够人民币去支撑“北向交易”(由港去沪),限制理应尽快放宽,不过,放宽兑换上限的议题也谈了超过一年,现时同样未见出现突破,由此可见,中央对香港市场的可控性存在担忧。
没有足够人民币之下的沪港通会遇到什么困境?实在难料。而沪港通本身的复杂性亦远比人民币兑换限制来得更大,沪港通临近,但是现时人民币兑换上限仍旧原封不动。政策牵一发动全身,跨部委所需要考虑的问题的确更多。事到如今,投资市场也无需过于介怀政策会否延迟数日、数周,甚至是数月,今年内若能够推出沪港通,已经是中国金融改革上的一项奇迹。
究竟有多少人有兴趣买港股?笔者也曾撰文谈到,参考内地数据,内地可投资港股的合资格A股个人投资者数目不到账户总数的1%。在过去数月,笔者与内地不少投资者讨论过,发现“南向交易”(由沪去港)非常慢热,观望情绪非常浓厚。更令人遗憾的是,内地不少机构投资者在2007年港股飞跃三万点时买进,然后被套,导致他们目前对港股犹有余悸,要他们再次投资被外资“操控”的港股谈何容易?
始终,无论沪港通何时开车,A股也会是政策下的“主菜”。在过去半年,跨境投资者教育正加快进行,不过,内地投资者是否全面了解港股背后的故事?而香港投资者由是否掌握到A股独特的玩法?咨询教育及投资理念的新冲击,都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细化和适应的,而跨境投资者保障如何立法、如何执法、如何加强?配套政策如何?或许目前时间上的推迟,对两地投资者都会是一件好事。
笔者在过去几个月与不少投资界朋友也有畅谈“沪港通”,其中一个议题是相关概念股会否难逃“见光死”的宿命?就是政策落实的一刻,就是套现的时刻,笔者并不排除这可能性,个别股份会出现回吐,当然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也不能忽视,始终政策之影响是长线的,短暂的波动不足为奇。
有趣的是,不少欧美机构投资者都有一种看法,2007年阿里巴巴[微博]上市象征了港股的高位,最终港股直通车并无法落实。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看似也象征了美股这轮走势的高位,往后市场也将起伏不定,投资者更难掌握。(作者系香港投资银行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