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带来契机 沪港两利全国得益

2014年09月15日 03:59  解放日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讯(记者 杨群 实习生 苏煜雅)随着“沪港通”的推出,沪港金融合作迎来新的历史契机。昨天,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与香港金融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沪港金融高峰论坛在沪举行,专家学者围绕“沪港通”、人民币国际化等热点问题展开对话。

  沪港通给予双城机遇

  “推进沪港金融合作是实施国家战略的具体要求,必须深化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促进互利共赢。”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在演讲中指出,“沪港通”有利于提升国家在全球金融资源配置中的竞争力,“要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不能只是大国,还要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后发能量。”他指出,通过沪港金融合作形成的合力,有利于加快中国企业和产业走出去的步伐。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加速和经济改革深化,金融改革下一步的重点应放在金融格局、金融体系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

  市金融服务办主任郑杨表示,沪港两地的合作应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转型发展中的经济需求,用好香港作为成熟金融中心的经验,以及上海建设自贸试验区的机遇,实现共赢。

  与会者们认为,沪港通不仅不会制约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反而会带来更多发展空间。专家指出,沪港通的实质是“沪港两利,全国得益”。从历史看,上海每一轮改革开放都进一步促进了沪港金融的合作,并提升了香港金融中心的功能。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以及沪港通的启动实施,合作空间将不断扩大。

  自贸区金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沪港通的契机下,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沪港两地专家充满期待。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朱燕来介绍,自2004年初成为第一家人民币海外清算行,从最初的现钞、个人业务,到现在贸易项下、投资项下等多种业务快速发展。她说:“从国际接受度来看,非常看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而沪港通的实施也被认为将有利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香港和上海分别作为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的主市场,将会对人民币市场联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务院参事、香港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在具体推进中要重点关注人民币进出的通道,以及人民币回流的速度和规模,消除境外人事和机构持有人民币的不便。

  谈及自贸区金融改革,夏斌认为,应该减弱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压力,从而减轻自由贸易账户进一步开放的压力。自贸区金融开放可复制的关键在于,让境内外资金账户的流通可看、可控,就可以推广复制。

  金融开放也不能贸然超前

  眼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与会专家在强调金融改革迫切性的同时,也呼吁改革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贸然超前。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更加看清世界金融的不平衡,如何在世界金融的大棋盘中把握走棋的主动权,同时防范系统性危机的爆发?”夏斌指出,政策的配合是非常复杂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改革开放不能太贸然超前,中国的金融开放应该渐进式进行,必须讲求与其他改革配合、协调的节奏。

  专家认为,首先要下决心加快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可以理顺国内外市场化配置,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而和金融创新的步伐相协调,也可以凝聚改革的共识。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沪港通金融改革

相关专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重庆局地遭遇洪灾水深过腰(组图)
  • 体育英超-天使传射曼联4-0 美男篮世界杯夺冠
  • 娱乐费曼受伤贝儿遭黑 陆毅发微博怒斥
  • 财经十八大后落马国企高管过半为企业一把手
  • 科技马云如何控制阿里:左膀右臂在董事会
  • 博客李克强的达沃斯致辞发出什么信号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班主任责骂学生教师节没送礼称没面子
  • 鲁政委:快废除贷存比 打破刚性兑付
  • 天天说钱:商界第一家族的血色黄昏
  • 余丰慧:CPI创年内次低并不意味通缩
  • 冉学东:经济再跌落 货币难宽松
  • 王海滨:20年内楼市很难回到以前辉煌
  • 凯恩斯:牛市的闹钟从来不会响起
  • 谢百三:本轮股市上涨主要是资金市
  • 高善文:8月份经济走弱的两个原因
  • 许一力:混改是A股牛市真正原动力
  • 明天的天:楼市下跌时房子保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