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月2日消息,据信报报道,有“香港股神”之称的曹仁超表示,美联储退市“天不会塌下来”,2014年投资“坐和望赢”,投资者不要惧怕市场风险。去年美股生物科技股涨幅翻番会否蔓延至香港和中国股市值的关注。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2013年表现最出色是日股,升幅近六成,道指升幅亦超过25%;反之,恒指只见“V”型反弹,除赌场股及腾讯(700)等科网股升幅较大外,无论地产股、公用股、银行股表现皆一般。
美联储最快2015才退市
2013年12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局宣布2014年1月起每月减少买债100亿美元(不是退市,最快2015年才退市),目的是令经济完成“软着陆”而非制造另一次金融海啸。
道指由2009年3月开始的牛市至今已有57个月(上一个牛市由2002年底至2007年10月,共63个月),人们开始担心道指牛市在2014年结束。不过,天天叫“天要塌下来”是没有用的,2014年投资小心点便已足够。
自2009年3月开始的道指牛市与前不同,动力来自联储局的量化宽松(QE)政策,目的是对付2008年9月金融海啸后银行界的“去杠杆化”。两股力量互相冲击下形成资产价格由2009年3月起大升,使富者愈富;反之CPI升幅不大,工资加幅亦不多,打工仔面对隐性通胀压力,怨气日深,示威行动在世界各地无日无之。但示威是解决不了上述问题。
透过QE政策刺激资产价格上升的力量逐渐消散:2011年9月金价开始回落;2012年第四季开始美国10年期债券孳息率亦在2.5至3厘之间上落;2013年第三季香港房地产亦渐渐感到“双辣招”压力,加上特区政府在2013年第四季开始增加土地供应令楼价回软。
恒生指数能否在2014年突破2010年10月的高点24989点另创新高,则很大程度由中国政府能否落实三中全会的决定而定。任何“改革”都是未见其利,先见其害,先苦后甜,相信三中全会的措施未落实前,恒指大部分时间在22000至25000点之间上上落落。2014年,我们面对通胀与通缩两股力量角力,令投资市场千变万化。
中国GDP高增长期由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开始,至2007年10月结束,2008年9月金融海啸后,中央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令2009及2010年GDP增长率一度重返10%,但同时令通胀率加剧、楼价狂升。2009年8月起,人行透过加息使GDP增长率放缓,2012年已改为“保八”(即GDP增长率保持在8%),2013年再降至7.5%,未来日子估计GDP增长率只有7%(GDP增长率一旦低于6%,中国失业问题便恶化),代表中国经济进入中度增长期,一如1984至1997年的香港,透过消费带动GDP保持中度增长。在这段日子里,香港工资与楼价齐齐高升,2009年起的中国亦类似。假设2014至2020年中国GDP仍可保持平均7%增长,香港经济不会差到那里,起码较过去20年的台湾好。
2014投资“坐和望赢”
在上述假设下,2014年香港投资环境大致上可归纳为“坐和望赢”。2014年中国城镇化可支持一线城市楼价进一步上升,消费市场保持双位数增长;至于国退民进政策,2003年三中全会已提出过,但未能彻底执行,这一次是否另一次雷声大、雨点小?还是真的落实?有待观察。
作为投资者不要惧怕市场风险,以勇气、知识及信心取代恐惧感,不要因为怕失去而不去拥有。任何投资都带有风险,因恐怕失败而不去尝试又怎能成功?2014年1月起,联储局只是减少买债规模、2015年才退市。联储局如此小心翼翼,目的是避免美国经济陷入日式衰退(通缩较通胀更可怕);未来油价回落相信可令美国GDP增长率保持在2%或以上,2014年美国出现经济衰退(GDP连续两季负增长)机会不大。
追随趋势要耐性
去年是Stock-Picker's Market,2014年面对联储局减少买债,但利率仍未回升,相信恒指进入上落市机会最大。2013年赌场股、科网股大放异彩,2014年哪些板块接力?过去被过分抛售的股份能否回升?2014年你的投资成绩,由能否选中今年上升股份决定。
每年都有“出色股”及“失色股”,拣股不炒市自1997年起已在港上演,已非什么真知灼见。做一个有分析能力的投资者,以去年为例,有多少股份升幅达100%以上?又有多少股份下跌50%或以上(其中不少是资源股)?投资目的是为了致富并非证明自己是先知(世上无先知)。2009年那年不是有人大叫双底衰退吗?认为2013年股市出现大崩溃的人亦不少,个人对这些言论早已没有感觉,追随“趋势”需要耐性。
2014年1月起联储局减少买债规模,天不会因此塌下来,一如2013年QE3未能令金价上升(因为通胀压力在下降中);去年科网股、赌业股及药物股上升,不少在美国上市的生物科技股升幅更超过100%,上述情况于2014年会否蔓延到中国及香港?
不要迷信专家,例如约翰保尔森在过去两年不是一样看错金价大方向吗?深入了解、细心分析才是投资之道!
不要让贪念或恐惧感占据你的脑袋,细心观察、小心求证才是致富之道。
2014年联储局努力在通胀与通缩之间找寻平衡点,例如CPI升幅少于2%、GDP增长保持在2%或以上,令美国经济维持在“Goldilock”期,即不太冷亦不太热,刚刚好,虽然不容易做到,但不要低估“耶伦”的智慧。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