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港股民企是非多 浑水借机高调进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4日 10:18  经济观察报微博

  时值香港上市公司年报期,香港上市民企却在不经意间是非缠身。

  3月16日,博士蛙核数师突然辞职,股价暴跌36%。随后不到一周,又出现大庆乳业核数师辞职。其后,多家香港上市公司延迟业绩。4月10日,长江实业也公告建议更换合作长达39年的核数师。短期内港股市场风波不断,引发投资者不安。“导火索应该是博士蛙事件,接下来就是其他民营企业被核数师要求要更深度调研账目,所以需要延迟发布,形成了不好的市场气氛。”海通国际环球投资策略部副总裁郭家耀称。

  浑水也来了。4月初,其高调称:投资者需要小心香港上市民企。

  此番言论将这些企业推向漩涡更深处。

  有分析人士认为,也许个别公司有问题,加上整体经济环境都不好,公司业绩下降,引来了浑水的机会;不过香港上市条例严格,违法代价巨大,相信大部分香港上市公司都不算差。

  业绩低迷

  无可否认,无论美国还是香港,的确有一些上市企业境况不妙。作为本轮风波导火索的博士蛙,这只一度受投资者追捧的“新股王”,却被指存货和应收款激增,涉嫌账目造假。

  浑水将事件用“香港上市民企”字眼概括,顺利将风波推至舆论顶峰。

  市场对香港上市公司业绩发布消息均呈负面。郭家耀称:“去年下半年比上半年就有所放缓,另外很多公司存货和应收账款都有上升,反映市场的资金比较紧张,影响到现金流动,资金流动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事实上,2011年,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不佳,不仅香港市场表现不能令人满意,A股市场及其他海外市场同样萎靡。数据显示,全球股市2011年的市值缩水12.1%,蒸发近6.3万亿美元。其中上证指数跌幅21.68%,深圳成指跌达28.41%,香港恒生指数下跌也近20%。

  至于反映经济运行的一部分主体——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根据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数据中心统计,截至4月9日,披露2011年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共1433家,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12.58%。相对2010年,有六成公司盈利增速放缓。随着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的调整,公司业绩增速下降再次验证了整体经济环境并不乐观的事实。从行业分类角度来讲,尤其以有色、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减速最为明显。

  在港股市场上,与内地市场类似,一些跟外围市场关联较大行业,比如航运、航空、出口企业表现较差,反之,一些内需股盈利增长则比较良好。不过整体增速仍出现放缓局面。

  中信银行国际高级副总裁兼中国业务首席经济师廖群表示,出口性的行业受打击最大,而由于内需也在放缓,国内市场竞争也在加剧,对于非出口性企业,内需型的企业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指责理由

  除却市场因素,公司的财报项目处理也被容易指责有不实之嫌。

  由于行业特点,亚洲果业曾一度被指“虚报农业资产,果树无果”等。该公司财务董事宋治强对媒体表示,会计师审计农业资产并不是无法可依,以公司为例,果园内果树也都需要按照一定标准来进行计算得到具体资产数目。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业绩下降有多种因素,核数师辞职只是个别公司问题,研究机构指责有些将问题夸大。

  一边厢则是香港民企年报风波不断,另一边厢美国上市中资股亦被不断阻击。

  4月10日、11日,浑水连续发布报告指责美国上市公司大连公司傅氏科普威(傅氏)涉嫌虚假增加业绩,并点名负责上市咨询的中介机构致富证券曾有参与大连绿诺和傅氏的上市过程。

  报告一出,致富证券立即站出来反驳。“我们绝对不会作假,也不会教唆别人作假,这个是百分百肯定的。”致富证券中国区董事致富证券董事叶海亚对本报说。

  叶海亚强调,傅氏上市咨询已经是7年之前的事情,甚至很多当年做的同事都已不记得或者离职,而且环境和条例都有所变化。“更何况我们当时只是最基本的上市顾问。团队里还有其他证券公司,为何只点名致富,这很奇怪。”叶海亚说。

  傅氏也对本报表示,公司已经看过整个报告,并逐一否认这些指控。这些指控都非常模糊,也没有和公司进行过任何讨论,调查并不合理。

  傅氏表示正在给投资提供充分确切的披露,以反驳那些试图破坏投资者对公司业务、管理以及运营上的信心的任何错误指控。

  去年年中,同是香港上市公司的雨润食品“中枪”。因浑水以巨额补贴为由出具做空报告,雨润股价4天内跌去30%。

  榕树投资总经理翟敬勇表示,他们没有实地调研,也没有仔细审查过,就拿财政补贴来说事,并无意义。雨润食品年报已经很清楚,也是会计准则所允许的,否则财政补贴放到哪里呢?“以政府补贴为例,只能算是利用游戏规则做的财政技巧处理。”翟敬勇说,正如很多香港地产上市公司,每年也都有公允价值计算,关键是看其年报里上市公司是否主动披露以及扣除补贴后的核心净利润是多少等。

  无力的对抗

  监察上市公司财务汇报质量的香港财汇局对本报表示,非常关注近期民企事件,不过大部分香港上市公司均有内地业务。在处理的个案当中,很多与内地拥有业务的公司有关。

  财汇局表示,在调查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就相关问题所提供的所有证椐和解释,并给予相关人士合理陈词机会。

  不过,鲜有“问题公司”站出来直接反驳。据知情人透露,现在企业都担心惹火上身,目前能做也只有尽力信息公开透明。

  市场从来都是消息流窜,不是每个人都敢于做最后的裸泳者,若消息不明,只能先“走”为上策。郭家耀称,专业投资者可以有自己的调研,但一般投资者依据基本上就是财报和公开信息,如果有消息指报表掺水,不会有耐心长期持有,最正常的做法就是先抛掉。“其实像企业作假还是会计师辞职,问题也是很严重,出现停牌的话,投资者第一反应就是卖掉股票。”中环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杨延德表示,现在投资相对比较谨慎,虽然市场消息有一定影响,但还是会依据价值判断来做投资。他表示,每一次有危也有机,关键是分辨真伪,不过现在短期内大部分公司没有预计的那么好。

  叶海亚表示,上市公司集资获益,有责任面对市场上各方监督。很多大行以及类似浑水的研究机构,可将其看作是在公众立场阐述观点。这些机构可能有错误或者牵涉自身经济利益,但市场并不能不允许其存在。

  香港老牌企业利丰曾因投行唱淡报告引争端,利丰立即发布澄清公告,并召开分析员会议来解释报告不准确之处,最后事件得以平息。

  不过叶海亚也承认,一些中小型的民企可能根本没有能力去对抗一个机构,这时或许需要时间去做证明。“与企业关联的各方,比如银行,审计师以及供应商,都会对企业有所了解。若真有问题,也不可能长期存在。”叶海亚说,“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过程,如果真的没有做假账,时间会给证明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