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港人民币IPO踌躇前进 定位尚无结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1日 01:34  第一财经日报

  郭兴艳

  港交所“人证港币交易通”系统延迟至10月推出

  港交所(00388.HK)行政总裁李小加近日表示,人民币股票二级市场交易的辅助设施“人证港币交易通”(下称“TSF”)系统,将于10月推出,晚于之前公布的9月。

  据悉,今年5月港交所公布将在9月推出TSF,为人民币股票提供二级市场的人民币资金支持。今年6月,港交所公布一级市场“双币双股”和可双币认购的“单币单股”招股模式,并表示希望年内有数家人民币新股可上市。

  多位市场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市场对于人民币股票的需求存在,但目前对于首只人民币股票的反应难以评估,故发展未如计划般顺利。

  而新事物的发展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昨日,有投行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原考虑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周大福,已决定选择港币发行。该投行人士称,目前手上的项目都不会考虑以人民币发行。

  他表示,发行IPO自然希望能有较多的交易量,能为企业发行人带来价值。发行人民币股票的需求“一定会有”,但是否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我们还没有研究得太深,(这种形式)太新了,无法证明(是否可行)。”

  此前,高鑫(06808.HK)和海通证券H股都曾考虑发行人民币股票,但最终放弃。对此,有学者表示,不少企业本来想发人民币股票,但“拿不准、不愿做小白鼠”。至于港交所推出的各项帮助一级和二级市场发展的措施,他认为是否需要仍值得商榷,“如果推出双币双股,其实是一种妥协,前途可能会重蹈B股覆辙”。

  对冲基金Vicktor Capital创办人冯嘉信撰文指,今年4月汇贤产业信托(87001.HK)上市的认购反应、上市后交投和股价表现均未如理想,对TSF能否打破“闷局”有保留。他认为TSF由参与外汇交易的银行提供汇价,在提供买卖价时会计入利润目标,导致提供的人民币汇价吸引力不够。另外风险可能导致成交少,形成低迷的恶性循环。

  冯嘉信建议在一级市场上直接由现有的上市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二级市场上则另推将人民币变相上市的“人民币货币交易所买卖产品”(ETP,Exchange-traded Product),来提供人民币资金。

  但上述学者则认为,上述建议可行性也并不高。现有以港币上市的企业若发行人民币股票,或涉及相关交易条例的修订;针对二级市场的ETP需要全天连续交易,与港交所提出的TSF每日仅需两次定价相比,或更难操作。

  除二级市场如何提供人民币资金仍存分歧外,人民币股票市场的定位亦无定论。李小加曾在6月表示,上海国际板主要是吸引国际企业,而港交所推出人民币新股,感兴趣的发行人“将是想来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

  接近港交所人士则向本报记者表示,首只人民币IPO企业,最适合的是在香港成立、与内地有业务往来的企业。

  市场充满各种声音,李小加在今年6月推出人民币股票两种模式时也表示,这一系列概念相当复杂,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希望市场参与者、投资者和媒体给予信心和耐心,“允许失败,允许新事物有发展的过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