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对冲基金云聚香港 欲狙击亚洲新兴经济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2日 20:25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狼”是有备而来了。被资产泡沫破灭论包围的亚洲新兴市场,将又一次陷入国际对冲基金的围攻中。

  国家信息中心世界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国际对冲基金则云聚香港,摩拳擦掌对赌中国经济硬着陆。宽松的监管环境与弱小的亚洲同业竞争对手,让这些国际炒家信心满满,随时准备狙击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经济体。”

  不过,张茉楠也强调,“中国并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对手,因为在上次亚洲金融危机中他们已领教到了。同样他们这一次想挽回其颜面似乎希望不大。”

  目标亚洲

  投资者们出于对亚洲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担忧而转战美国市场之际,国际对冲基金则云聚香港,摩拳擦掌对赌中国经济硬着陆。

  情愿将办公室搬来亚洲的国际对冲基金大鳄接踵而至。3月3日,香港证监会公布,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已在2月21日获得香港证监会发放的第1类牌照,获准在香港销售自己和其他公司的基金,并从事经纪业务。这是继去年索罗斯在香港设立办公室后,第二家名声显赫的国际对冲基金公司进驻香港。

  管理资金规模达28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德劭集团(D.E. Shaw Group)干脆准备将下一间工作室布局上海。刚刚将高层办公室转移至香港的德劭董事会执行委员Julius Gaudio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示,“(德劭)将香港及亚洲其他市场作未来20年的核心投资领域”。

  在国际对冲基金经理们眼里,“通胀无牛市”根本是无稽之谈。对无利不欢的他们而言,资产泡沫和通胀肆虐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正是做空的最佳场所。

  全球对冲基金行业分析机构Hedge Fund Research(HFR)最新报告,投资到新兴市场的对冲基金资产去年第四季度上涨近100亿美元,使总规模达到1140亿美元,直逼2007年产业巅峰。

  “对冲基金正处于荷枪实弹状态,他们眼下目标仍是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经济与政策研究机构伦敦信源公司(Trusted Sources)宏观经济分析师Martinde Bonte在回复记者的采访邮件中写道。

  据香港证监会3月11日发布的《证监会持牌基金经理/顾问的对冲基金活动调查报告》内容,截至2010年9月30日,证监会持牌对冲基金经理在香港管理的对冲基金总数达538只,相当于2004年近五倍水平。

  而更有一些保持优秀投资记录的对冲基金抛出了做空中国的言论。美国“空头大师”詹姆斯·查诺斯(James Chanos)不久前高调发布言论表示,已募集了高达2000万美元的离岸基金,对赌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

  亚洲最后的乐土?

  “他们是一群不道德的人,把自己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利用别人的失误来发自己的财。”一位马来西亚前高官曾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如是评价对冲基金。

  不过,让对冲基金经理们乐于扎根亚洲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有资产泡沫这个题材可发挥。

  事实上,亚洲已击败美国、欧洲等地区,成为能提供给对冲基金经理们美味奶酪的唯一场所。金融危机后,欧美市场痛定思痛,在金融稳定与金融发展之间选择了前者,曾经辉煌的对冲基金们再也不能享受叱咤金融市场的自由。

  张茉楠认为,欧美市场曾是对冲基金遍地开花的美好庄园,然而金融危机后,对冲基金蓬勃生长的宽容环境已渐渐消失。2010年10月,欧盟正式要求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必须在欧洲登记,并需向金融监理机关呈报营运策略和交易数据;除此之外,欧洲还将对对冲基金经理人加强监管,对目前基金经理人向交易银行索取退佣红利加以规范,以限制频繁的短线交易。

  在美国《多德-法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的修订颁布后,对冲基金的春天更加短暂。该法案最新规定,拥有超过15名美国客户及投资人、管理规模超过2500万美元的海外对冲基金,必须在2011年7月21日前向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注册,并提供对冲基金资产规模及交易记录变化等资料。

  “没有了生长的肥沃土壤,放眼世界,香港、新加坡等开放的新兴市场就是对冲基金的救命天堂,”张茉楠表示,一方面,香港是开放的自由经济体制,对资金自由流进流出没有限制,给予对冲基金短期资金逐利行为极大方便;另一方面,由于香港靠近内地,方便对冲基金借道香港购买和内地相关资产,甚至利用香港同时拥有人民币、美元储备两种资产来对赌人民币未来升值加息。

  国际对冲基金经理们还有一个自信能赚得满盆满钵的重要原因——他们没有太多强大的本地竞争者。相对国际对冲基金动辄上百亿美元的庞大资金规模,亚洲对冲基金规模通常只在数十亿美元以下,来自中国内地的对冲基金资金规模更是仅在5到10亿美元之间,而在残酷的对冲基金业,资本雄厚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客户、更强的吸金能力。

  香港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全港300多家对冲基金经理手中,排名前50家的对冲基金经理掌管了78%的资产;而至2010年9月,对冲基金管理在港资产总值为632亿美元。

  显然,亚洲对于对冲基金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冒险者天堂,而亚洲各国是否又意识到这一点?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