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州首创个人直投海外 限投实业不准炒股炒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 11:40  新浪财经[ 微博 ]

  新浪财经讯 1月10日消息,据港媒报道,浙江省政府决定放宽温州人以“个人身分”,在包括香港在内的海外市场进行直接投资,成为内地首个允许个人资金“自由行”的省市,但方案定明只准投资实业,不准炒股炒楼。

  据香港《明报》报道,远至迪拜、近至海南岛及香港,内地温州炒房团可谓遐迩闻名。与其上万亿人民币的“温州水”四处流窜,不如将之纳入正轨有序“排洪”,浙江省政府决定放宽温州人以“个人身分”,在包括香港在内的海外市场进行直接投资,成为内地首个允许个人资金“自由行”的省市,但方案定明只准投资实业,不准炒股炒楼,然而,有经济师认为,资金一旦流出内地,当局将难以控制个人是否涉及炒卖股楼。

  有关开展《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的工作,已经获浙江省政府批准实施,并由温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下称:温外经贸局)以2011年1号文件的形式发布,方案允许拥有温州户籍的18岁以上温州人,以个人身分申请直接投资在包括香港在内的海外市场,单项投资额上限是300万美元(折合约2340万港元),以及,每年不同项目的个人投资总额,不准超过2亿美元(折合约15.6亿港元) ,同时,多个投资者共同投资一项境外投资,额度不超过1000万美元。

  分析:难以控制炒股楼

  除了个人以及单项投资设有上限外,方案同时限制“温州水”炒楼、炒股,订明能源、矿产类以及设立境外“特殊目的公司”的投资项目将不予受理,投资范畴限制为非金融企业。所谓的“特殊目的公司”,是指企业为实现实际拥有内地公司权益,在境外上市而控制的境外公司。对于温州“排洪”,有经济师认为,以游资丰盈的温州作为试点,做法合理。

  “之所以在温州试点,估计是因为温州流动资金最多,国家期望引导外汇流向海外,温州将起到示范作用,其它地区势必逐步开放。”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廖群接受访问时指出,由于内地目前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是通胀问题,将部分资金导出,避免扰乱国内市场是合乎常理的。

  问到内地个人投资者是否可利用有关渠道,在香港买楼以及投资股票时?廖群指出,所谓直接投资自然不包括股票等证券市场投资,然而资金一旦流出,国家将难以控制,很可能部分资金不按计划投放到企业,而是流入股市、楼市内。

  目前国家规定内地每人每年只有5万美元(折合39万港元)的外汇兑换额,温州外经贸局在1号文件中,特别指出温州市的实际情况,强调温州人一直有透过非规范渠道获取外汇在境外进行投资,因此放宽限制反而有助建立规范化的个人境外投资渠道。

  助规范地下投资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亦向本报表示,温州人多通过地下钱庄或者境外亲朋好友得以在境外买楼置业,他欢迎有关试点方案,指出温州有8000亿至1万亿的人民币流动资本,该方案便于这笔巨资更方便地投向海外。

  被问及方案是否将便利温州人炒楼?周德文认为有一定难度:“每笔投资都会有严格审批,相信炒作投机者利用此渠道有一定困难。但若温州人在境外开设工厂,购置企业土地和房产是无可厚非的,相信能受惠于新政策。”

  温州民资走出去 可以个人名义在境外直接投资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