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 媛
香港投资者距离可用人民币投资A股还有多远?身为领跑者的海通一直在试图将这一时间缩短。自上周五海通获批发行香港首只债券型基金之后,这一中资券商对做大做强香港人民币投资市场满怀信心:人民币基金在港推出,将有利于更多机构来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增加在港人民币机构投资者的数目。
意在渠道和机构资源
得知“小QFII”即将放行的消息后,包括海通在内的香港中资券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获得直接投资A股的额度之前先行占领资源和市场。除了将香港现有的港元A股投资产品经过简单的汇兑手续包装成人民币基金以外,投资于香港市场现有的人民币定、浮息债务工具是一种上兵伐谋的做法。
海通债券型基金的推出看似剑指“首发”之名,其实却是“一箭”射向了香港人民币资产持有人、银行分销渠道和A股基金“三雕”。在海通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中银香港、交通银行、汇丰银行及渣打银行的代表。其中汇丰昨日当即宣布,与海通资产管理(香港)签订分销协议,成为“海通环球人民币收益基金”其中一家分销商。
另据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目前海通(香港)推出的人民币债基只是其人民币投资基金旗下的子基金,这一伞型基金未来还可能囊括包括股票型基金在内的其他人民币基金,故“小QFII”放行后,这一债基将只能投资于内地债券市场,A股则留给旗下其他基金。海通(香港)行政总裁林涌坦言,对于海通(香港)获得中国证监会首批“小QFII”试点具有信心,未来一定会推出A股人民币基金。
人民币市场需要更多基金参与
对于有记者怀疑目前推出的债基投资标的选择面较窄以及收益欠缺吸引力的问题,海通(香港)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李柏宏表示,长期而言,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深,更多机构将愿意到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或可换股债券,相信届时收益率将有上涨空间。他特别指出,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等都计划在港发债,是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个讯号。而未来数月将有数只人民币债券到期,市场上将出现大量人民币资金,投资者将会寻求新的投资机会,也可进一步推高人民币投资产品的需求。
资本市场绝对没有孤独的游戏,做大人民币市场要靠更多基金的参与。香港目前定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偏低与投资主体受限存在巨大的关系,而现阶段离岸人民币在香港只可投资债券、利率和保险产品的限制,将有利于人民币债基市场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投资主体特别是机构投资者数量的扩大。
在不远的未来,鏖战是香港人民币基金市场难以避免的。香港证监会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张灼华昨日也透露,已经有不少内地券商及基金经理有兴趣在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的产品,但是目前不能披露排队等候证监会审批的人民币基金申请数目及申请人的数据。已经披露的消息中,容易让人联想到为“小QFII”预留空间的,是已经被香港证监会否决的中银保诚A股ETF连接基金和以港元计价的大成A股消费指数ETF,而海通的“环球人民币收益基金”则更近了一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