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德霖吁汲取金融海啸七教训 港府密切留意楼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5日 09:2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5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环球经济经历金融海啸重创后,各地政府推出一连串救市行动,整体已呈现平稳复苏,尤其亚洲区新兴市场复原能力,明显较欧美市场强劲。

  不过,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说,基于人性的贪婪及风险回报的追求,难以保证金融危机不会再爆发,但各地应从事件汲取教训,包括严控信贷增长等,借此延迟危机的发生,以至减低事件的杀伤力。

  对于内地新增贷款带来的影响,陈德霖认为,7.5万亿元人民币的目标合理,因内地需要平衡经济过热之余,又要确保经济适度增长。然而,目前内地楼价高涨,也涉及银行新增贷款带动,因此监管机构有责任监管银行贷款情况,避免过度借贷。

  至于香港楼市方面,陈德霖说,港府密切留意楼市发展,但不代表已出现重大泡沫,而银行在住宅按揭审批上不应太宽松,希望业界遵从指引放贷。

  陈德霖24日应邀出席瑞信研讨会上,重点列出七项重要的教训。他指出,金融危机可以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层面,例如经济增长及就业市场,因此各地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同时考虑金融稳定及资产价格因素。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未必会导致消费物价上涨,但却可能造成资产价格上升,并涨至不可持续的水平。

  另一方面,陈德霖表示,虽然市场称是次金融海啸百年一遇,但自1870年至今,导致经济下滑逾10%的事故已出现148次,单是二战后已出现104次银行危机。正如1998年长期资本基金倒闭后,市场提倡加强对冲基金及衍生工具监管,但翌年相关市场已回复畅旺。引致金融危机的成因万变不离其宗,往往是追求更大利润及风险胃口增加,利用更大信贷杠杆,导致资产价格急升,从而资产泡沫爆破。

  此外,在缺乏强化金融稳定的配合下,金融创新最终导致金融不稳。陈德霖举例说,金融机构贷款给只在楼价上升时,才有能力还款的次级按揭借款人,严重违背最简单及基本的信贷风险管理原则。最重要是透过证券化,将有关资产包装成为顶级证券投资工具出售,而金融机构在没有足够资本支持下,承受极大的风险。与此同时,相关衍生工具的规模、数量及缺乏透明度,导致机构管理层甚至监管部门警觉不足也不足为奇。

  事实上,过去两年发生的重大金融事故中,突显出自我规管未来发挥作用的问题。陈德霖举例说,内部及外部核数师、评级机构及分析员等均未能适时作出预警,更遑论防止危机发生,因此对金融市场和参与者采取更严谨的规管是无可避免。同时,各地的监管机构需要吸纳或提升具能力及市场经验专才,负责执行保障金融稳定的工作。

  陈德霖表示,中央银行需要是金融稳定的重要一环,但必要时也需要其它机构分担;同时,为进一步巩固金融体系,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防范系统性危机再现。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