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任志刚:建议用人民币买卖香港股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8日 13:15  新浪财经
任志刚:建议用人民币买卖香港股票
  《财经》年会2010: 预测与战略——后危机时代的变局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网络门户支持此次年会。图为香港金融管理局首任总裁任志刚。(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新浪财经讯 12月18日午间消息 香港金融管理局首任总裁任志刚今天在《财经》杂志2010预测与战略年会上表示,人民币要想尽快国际化,可以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议香港可以用人民币来买卖股票、债券等证券。

  任志刚表示,人民币要想尽快国际化,可以通过大力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来实现。欧美投资者也希望用人民币来购买内地融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这样人民币就得以被广泛使用。

  任志刚认为,具体有个三渠道:

  一是银行渠道,让香港银行体系资产负债多元化,建议允许香港人和外国人在香港开立人民币账户。

  二是香港人民币债券取消规模限制,因为已经有人民币走出去的总的管理,具体到香港人民币债券,应由投资者自己决定规模。

  第三是股票渠道,建议用人民币作为交易单位来买卖股票等香港资本市场工具。

  任志刚同时认为,在香港市场用人民币作为交易单位会对香港有很多好处,负面影响几乎没有。用人民币作为交易单位,不仅可以满足外国投资者和内地融资者的需要,促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同时,会对港元支付体系起到稳定作用。如果外国人同时用用美元、欧元、日元和人民币来支付,不再主要用港元作为支付体系,巨额的外资不再大量地转换为港元,会缓解港元支付体系的压力。(文会 发自北京)

  以下是任志刚演讲实录。

  任志刚:大家好,有两个声明。第一我的普通话很普通。第二,我也是会代表自己发言。93年成立了金管局之后,当了总裁16年半,发言很有约束,现在代表自己,少一点约束。

  就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比的地位就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很简单地说,现在国际货币体系在量化宽松的政策,在印钞机开动的影响下,好像200公斤的大肥人,这个大肥人因为在这么多流动资金的影响下,越来越肥,越来越体重厉害。

  国际货币体系当然是有两条腿,一条腿是美元,另外一条腿是欧元。因为公债很多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金融体系的结果上的问题,这两条腿都不是健康的腿,国际货币体系是有风险的,要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怎么办呢?是需要第三条腿,这第三条腿是怎么样的,刚才说过可以是主权货币或者地区货币,亚洲区有一个货币也可以。

  但是这两个方案因为政治问题很难推动的,也可以有第三条腿是主权货币,主权货币作为第三条腿,前提条件是什么样的?我们要考虑。

  第一,一定要经济有规模,第二宏观经济的政策是有公信力的,就可以保证货币稳定,保持国际的信心。还有这个货币是国际化的,但是也可以说是这个货币如果国际化没有障碍的,这也是前提条件。

  另外这个货币作为金融体系一定有深度和广度,要不然外面的人不会用你这个货币作为买卖的。最后金融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支付系统,要非常有公信力的系统支持这个货币。除了美元,除了欧元,哪个货币满足这些前提条件,好像没有。但是时间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

  看看人民币,如果人民币继续升级,20年后,我们国家的经济规模可以追上美国,可以追上欧盟区,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的政策,我对它有信心,所以保持货币稳定,保持国际信心,应该是没问题的。

  国际化这个问题就比较难。如果我们希望人民币可以作为第三条腿,应该要将人民币快国际化,这个一定要做。人民币作为交易单位的金融体系也得要发展,在境内发展,在境外也要发展。最后金融基础设施,国家境内现在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人民币的金融基础设施是有的,很先进的,很好的,在香港我们有一个金融基础设施就是有货币是支付的,有人民币、美元、欧元、港元之间是直接支付的。

  很有效的金融基础设施。我们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要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当然香港是最好的实验场地,香港的自由市场环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市场信息,为这个改革,为了政策方面有一些好的信息,看看怎么样安排。

  当然了香港现在已经是很多外国人对内地有兴趣的国际基金汇集的地方,外国的投资者都希望来到香港和内地的投资者碰头,在香港就基金融通了,这个已经有这方面的需求了。另外人民币的离岸市场雏形已经在香港有了,现在我们在香港等怎么样去深化,怎么样去推广。

  另外金融基础设施我们已经做好了,四个货币之间有即时支付的,一手交一手的,没支付风险的,这个基础设施已经做好很多南了。如果我们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要发展离岸市场,要做一些什么呢?

  在策略上,有两个考虑,第一当然充分利用香港的自由市场,相信市场,让市场给你一些信息,然后发展。当然也得要在审慎监管安排之下发展。我觉得现在在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可以放开,有很多限制,我觉得是没需要的,应该尽量放开。

  放开当然是好,自由市场的信息当然是好,但是要可控的,这是策略的考虑,怎么确保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可控呢,现在的机制也可以的,我们需要将离岸市场的量做一个规模管理。因为现在人民币流到香港是有管理的。

  香港人每一天可以买两万人民币。一个内地的人到外旅游,可以带六千人民币,贸易结算方面,如果内地的进口商可以在香港付人民币,内地的出口商可以在香港收人民币,这些都是有管制的。所以这个规模管制应该没问题的。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确保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关系是在岸市场主导离岸市场,不是离岸市场影响在岸市场。怎么样确保这些东西呢?现在的安排也有的,中银香港是人民币的清算行,他在人民银行有清算协议,有一个清算户口,这个离岸市场人民币各方面的东西,比如汇率、利率都要通过这个关系受在岸市场的约束,也有一个叫支付安排。如果香港市场整体来说要买多一点的人民币,这个系统通过中银市场要支付,这个安排已经确保香港离岸市场不会影响在岸市场,当然在岸市场主导离岸市场的情况。

  如果我们有这两个策略,我们应该可以做多一点,去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体的我也有几个办法。

  有一个货币,比如人民币作为交易单位,在金融方面有什么活动,金融其实就是资金融通,资金融通就是将投资者的需要和资金者的需要连接起来,在香港我们是国际金融中心,有外面的投资者希望在香港碰头,特别是欧美的投资者希望来到香港买内地基金者发的金融工具。

  你想象一下,他们其实很希望用人民币作为交易单位去搞这些活动,基金融通有三个渠道,银行的渠道、债券的渠道和股票渠道。

  银行渠道,已经在香港有银行有人民币业务,但是很小范围的,就是一些全款,在资产方面大部分通过中银香港,放到人民银行去,拿的利息也非常低。当然现在有一些债券,他们可以买的。

  所以我觉得第一个具体的发展方向就是让香港的银行体系资产、负债多元化,让他们可以依照市场的规律,依照提供正常的银行业务,如果有需求的话,为什么当时香港人可以开户口,如果外国人有人民币在手上,合法合规的人民币,为什么不允许他们在香港开人民币户口。这方面可以两方面在资产负债方面多元化,在香港成立银行渠道资金融通人民币市场。

  第二是债券市场,在香港有人民币债券市场,就是内地的金融机构才可以发,香港的居民才可以买,也有额度管理,为什么有这样管理呢?如果要规模管理,已经通过人民币可以走出去的渠道,已经可以很好地管理了。

  香港的人民币债券市场这些建制应该取消,谁都可以发,谁都可以买,额度由市场决定,当然也得保证投资者利益,但是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投资者的利益要很地安排,所以大家不需要担心,将人民币债券市场多元化,市场化。

  当然了你是一家公司,信贷也不太好,你去发,没人买,让市场决定。香港的居民当然是希望买了,但是也有其他的人有人民币,他们也希望买。你现在正在推动贸易结算,他们不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的原因是什么?在香港拿到人民币之后,没东西可以买,放全款了,利息很低。但是如果有东西,比较多元化的东西,他们可以买,当然可以用人民币,人民币就国际化了。

  第三个渠道就是股票的渠道,在香港为什么不可以用人民币做交易单位,在股票市场买卖呢。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这两条腿,投资者的腿和资金者的腿都可能是香港以外的人,外国人,欧美的投资者希望买国家、企业所发的股票。他们两条腿都不是香港的,为什么要他们冒汇率风险,要通过港币才可以买卖这些东西,如果给他们一个选择,这些投资者可能是希望用人民币做买卖的,让他们自己去决定,让他们自己有选择。

  所以我觉得在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可以用人民币作为交易单位的,其实香港不应该反对这些东西,他们也不会反对,当然我自己代表我自己的意见,不是代表特区政府的意见,我肯定他们不会反对这些东西的。

  这几个具体办法就可以将人民币比较快的一点推动国际化,将香港离岸的人民币市场做大做强,内地很多朋友官员很担心这些东西对将来有什么影响,我在香港搞金融已经20多年了,金管局总裁我当了16年半,我可以向大家保证对香港没太大的影响,对香港有好的影响,坏的影响很小,我看不到。

  你可以说如果用人民币作为交易单位,作为计价、交易、结算、支付,这是满足外面投资者和资金者的需要。如果可以这样做的话,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比较活跃,这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很有好处。

  另外也有人担心推动人民币在香港作为交易单位会不会对港元有一些负面影响,我也说不会。不会的原因就是说香港这700万人很小的经济体系,会继续用港元作为交易单位的,但是我们现在讲的就是外国投资者、资金者希望来到香港碰头,希望用的货币,美元也好、欧元也好,人民币也好,如果是这样的话不需要通过港元去做买卖,这是否对港元的汇率的稳定会有好处呢?过去一年,因为金融海啸,有很多资金,因为国家的经济好,就来香港了。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