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港股沉浸资金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7日 15:42  《理财周刊》

  文/本刊记者姚舜

  踏入4、5月以来,受到利好消息刺激,加上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变得越来越乐观,对投资的需求增加,导致环球股市纷纷止跌回升。

  香港恒生指数自3月9日见11344点年内低点后便一波更比一波高,转眼站到了19000点附近,涨幅超过六成,成为环球股市涨幅最大的市场之一。

  资金市是市场对港股此波上涨行情的评价。

  流动性异常充裕

  国际结算银行在近日发布的季度报告表示,各国中央银行和政府不断推出振兴经济措施,令投资者的情绪好转,全球经济衰退或已过了最坏的时期。

  投资者从前期的恐惧情绪中摆脱出来,承受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因为预期美元将失去避险货币的地位,于是投资者将资金逐渐从美元转至新兴市场及其它收益率较高的国家。

  花旗近期的报告指出,从今年4月资金重新流入亚洲以来,当前是历史上为时第四长的资金流入期,金额达109亿美元。在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期间的29周资金流入纪录为182亿美元。以每周平均资金流入对比资产规模而言,现在强劲的程度与2006年期间相同。

  法巴资产管理也预期,过去6~9个月,约有数十亿美元资金流入亚洲区的货币市场基金,估计香港占20%~30%,未来预计将有更多资金流入相关市场。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香港市场。

  野村证券发表的资金流向报告也显示,中国股票基金过去 13 周流入共67亿美元的资金,金额是全亚洲之冠。

  热钱3、4月间大量涌入香港,金管局为了维持联系汇率制度,阻止港元汇价升穿7.75的强方兑换保证,不断吸进美元,抛出港元,使得银行体系总结余超过2000亿港元。资金充斥,汇丰银行干脆将储蓄利率减到0.001%,也就是存10万元活期,一年得到的利息只有1港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逼使投资者将资金搬离银行,寻找更高回报的投资品,股票便是其中之一。

  外资涌入香港,看中的是内地经济回暖势头,而不仅仅是香港市场本身。评级机构惠誉国际日前还大幅调低香港今年经济增长预测,由原来的收缩6.4%下调至收缩9.1%,为目前最悲观的预测,主要原因是出口大幅下降将对香港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出口何时改善取决于欧美经济何时复苏。与香港相比,内地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已经显现出了作用,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将率先复苏。因为内地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在港股中的比例日渐增加,在投资内地市场不便的情况下,外资将香港市场当成了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最佳平台。

  上涨势头很疯狂

  继5月份打破“五穷”宿命、创下35年来最大一个5月升幅——17%之后,6月份的港股虽然波幅加大,但上涨势头丝毫未减弱,令众多预言要调整的人大跌眼镜。

  前汇丰亚太区主席艾尔敦指出,目前的投资市场正陷入疯狂状态,近期股市升势完全忽略经济数据疲弱的因素,投资者彷佛认为黎明将至,情况令他看得目瞪口呆。他强调,虽然不少报章头条报道经济最坏情况已经过去,复苏正在萌芽,但报章内页却越来越多涉及裁员、企业倒闭、航空及汽车公司问题,美国情况尤甚,可以预期无力偿还按揭、汽车及信用卡贷款的人将会增加。

  资金泛滥,源于美元近期走弱,现在市场最担心的是,美元如果转强,将吸引资金回流至美元相关资产,对处于资金市中的港股构成压力。

  但市场人士认为,投资者热情高涨,市场成交活跃,短期内资金大幅撤出香港的可能性不大,港股当前的上涨格局逆转的可能性也不大,预计恒指6月份走势仍会向上,并呈大涨小跌格局。

  不过,瑞银最近表示,目前港股估值已经偏高,最高位时已达到非牛市时期的顶点,但目前市场的基本因素仍不足以达到牛市阶段。目前港股并非中长线投资者买入并持有的最好时机。恒指冲上19000点之后,在第三季可能回调15~20%,至15000~16000点水平,届时才是入市时机。恒指今年底升穿21000点的可能性不高。

  根据信报研究部的统计,恒指在18000点至20000点的水平,成交量分布较为薄弱,恒指在此区间未必会遇到太大阻力。而在20000点以上,尤其是22000~26000点之间,成交分布非常密集,因此,恒指如果突破20000点以后,在22000~26000点水平恐将遭遇重重阻力。而自反弹以来,恒指在12000~16000点也形成了庞大密集的成交区,所以港股后市如果出现大的调整,在此区间应可获得一定支撑。

  中资股牛气十足

  资金青睐港股,看中的是内地经济增长势头,当然热捧的也多是中资股。从3月9日到6月11日,国企指数上涨了%。在一定程度上,是中资股的涨势激发了A股中蓝筹股近期的领涨行情。

  瑞银证券将MSCI中国指数年中目标定为60点,同时将恒生国企指数的目标调升至12000点,潜在升幅分别为11%及13%。

  瑞银表示,虽然预测今年下半年股市投资者将面对挑战,但支持牛市重临的因素已经基本具备,包括低息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投入股市和中国政府刺激经济政策的推出等。但其提醒投资者要注意未来所面对的风险,包括内地私人投资的回升速度可能较为缓慢、外需仍然疲弱,尤其是目前中资股的估值已偏高,投资者要提防股市出现大幅回落的风险。瑞银预计,中资股下一个牛市要在未来一至两年才会出现。

  瑞银对投资中资股的建议是,增持内地的银行、房地产、消费、互联网、水泥及基建、煤炭和保健行业,减持航空、集装箱航运、码头、钢铁及电讯类。建议增持的具体股票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交通建设等;减持的股票包括中海油、中国铝业中国国航中国远洋等;对中移动、中石油、中石化、中人寿、平安保险等则维持中性的投资评级。

  花旗在比较内地与香港的银行股后,表示仍较看好内地银行股,因其股价比较落后、估值较低,而盈利预测有上调空间。个股首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