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工联揭露港企隐蔽裁员 银行酒店业最普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6日 09:5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金融海啸爆发后,香港各行各业的裁员减薪潮不绝于耳,手法更层出不穷。工联会透露,不少企业逐渐采用“阴干式裁员”,即以逐一裁员方式,降低社会及工会注意,其中以银行、酒店、航空公司等情况最为普遍。

  面对金融海啸,工联会去年共处理1047宗劳资纠纷个案,较2007年的736宗,大幅上升42%,涉及追讨金额高达1.83亿元,也较2007年的7600多万元,飙升1.4倍。工联会常务理事叶伟明表示,追讨金额当中,以追讨遣散费、长期服务金及代通知金的个案升幅最大,分别较2007年上升1.38倍、1.52倍及1.36倍,主要涉及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

  此外,工联会劳工服务中心去年接获的电话查询达13135人次,较2007年的10960人次,上升20%。叶伟明透露,电话查询当中,询问遣散费的数字有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782宗查询,增至去年的1026宗,其中有436宗查询,是在金融海啸后10月至12月期间出现,占总数逾42%,反映金融海啸后不少公司纷纷选择裁员,以减少经营成本。

  叶伟明说,在现时的经济环境下,不少公司逐渐采用“阴干式裁员”,透过每星期或每月逐少裁员,降低社会及工会注意,减低公司声誉受损,并且避免在大规模裁员后,出现集体员工的抗争行动。

  “不过实际上公司只是花较长时间裁减原先订立的员工数目”,当中以银行、酒店、航空公司等情况最为普遍,“特别是银行,由于分行较多,每间分行减少一两人,都有数十人被裁”。叶伟明指出,这种做法只会造成更大反感,“是制造白色恐怖,只会对整体劳资关系造成更大损害,而且令其它员工感到人心惶惶”。

  虽然金融海啸打击多个行业,不过也有部分行业得以维持。叶伟明说,这些公司“不是无钱赚,只是赚少了钱”,不过雇主却以金融海啸为借口,趁机裁员减薪,例如裁减一些年资及薪酬较高的员工,并换上其它新人,以此减轻营运开支,或者单方面要求员工更改雇佣条款,强行减薪或削减福利。

  叶伟明表示,不少公司员工被安排放无薪假期,以每月放2至3天的情况最为普遍,“更有物流公司,要求员工每月只返十几天工,人工相等于减少一半”。

  面对层出不穷的裁员减薪手法,叶伟明呼吁员工应加强警惕,当雇主要求员工签署文件时,应了解条文内容,不要轻率签署,即使接受减薪方案,也应与雇主达成协议,以薪酬调整前后两者较高的工资,作为计算遣散费的基准,“以防有雇主借共度时艰为名,在扣减工资后裁员,以减少支付遣散费”。他又呼吁雇主应负起社会责任,不要因一时利润减少,而将责任转嫁予员工,应同舟共济,共度时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