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汇控遭基金投资者狂轰 料今年拨备续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4日 07:06  新浪财经

  香港媒体报道,市场对汇控(005)大规模供股集资的反应孰好孰坏,从股价“恐慌性”最多泻近二成来看,集团管理层相信已获得最直接及最可靠的答案。面对基金股东以至散户投资者的疑虑,汇控行政总裁纪勤昨天亲身来港举行记者招待会解画。

  面对基金股东Eric Knight的连环炮轰,更指集团一日不结束汇融,日后业绩仍受减值拨备增加所拖累,减值拨备甚至会再创新高。纪勤回应说,减值拨备今年仍将上升,但不评论会否破纪录及美国业务能否亏转盈,须视乎当地失业率情况。

  负责购汇融高层已退休

  他强调,集团内部资源包括各地的盈利贡献,已足够“补贴”美国业务的亏损,故今次集资所得不会用来为汇融“填凼”;又反驳说管理层早在Eric Knight有意见前,已注意到北美业务出现问题,只是市场在过去一年的变化快得出人意料。

  对于汇融这项“但愿不曾进行的收购”,是否有管理层要负责。纪勤认为,当时美国经济正值冒起,环境亦截然不同;市场上大部分人都在并购,根本没人相信北美业务有朝一日出现亏损,而参与者不少都已退休,亦不用点名指责任何人。

  他强调,处理美国汇融与提出供股是两码子事,完全没有关连,集资所得将作为“军事储备”(war-chest),用于新兴市场的并购。他说,供股集资一百七十七亿美元是为增强资本,用作并购及自然增长,有信心能获股东通过。

  刚从伦敦抵港的纪勤,下周又要赴美向投资者解释。他透露,近日有很多机会与投资者沟通,所得印象是很多股东都明白供股的需要,并可藉此行使供股权。对于股价大跌,纪勤呼吁股东自行评估,希望他们能“与我们在一起”(stick with us)。

  很多同业都默默接受“国有化”命运,汇控却一直坚拒政府救亡,某程度上对集团甚为不利,但他仍相信,集团最好是由公众持有,客户长远亦不会支持与政府沾边的银行。事实上,汇控资本不足的话,便有被政府入股的风险,故有必要供股增强本身资本。

  有内地股东参与供股

  纪勤透露,今次参与供股的确有来自内地的股东,但完成后并不会出现策略性股东。尽管供股行动已获足数包销,集团仍希望先给予现有股东参与机会。他又不担心股价最终跌穿“供股价”,认为市值四十多元水平与供股价二十八元仍有一段距离。

  汇融自二○○六年起开始缩减资产规模,纪勤表示,先后结束汽车贷款及按揭与消费融资业务,是因为产品没有需求;让其“自然流失”(run off),而非立即结束并出售,他解释有责任继续照顾客户,相信透过再融资安排可取回相关应收款项。

  而选择保留美国信用卡业务,他解释,是因为有三千六百万名持卡客户;加上业务较具弹性,回报在不同周期相对稳定,故仍有发展价值;他承认,经济衰退将令资产质素转差,美国信用卡业务难免因为失业率趋升而受影响,但这属于业内的共同情况。

  此外,早前收购汇融的惨痛教训,却不会影响汇控今后的收购策略,集团未来仍将继续在新兴市场物色机会。而汇丰银行前亚太区主席艾尔敦接受电视访问时指出,当年收购汇融错在完全相信汇融管理层,若汇控派员到管理层,可能今天的效果有所不同。

  对于金融海啸第二波“高危”的欧洲,纪勤相信,经济将进一步转差,特别是中欧各国过去曾大举发债以支持发展,如今该区面对困难,相信对当地投资有所影响。而汇控目前在中及东欧的业务比例不高,对旗下欧洲业务增长仍表乐观。

  另外,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霍嘉治补充说,在供股后,汇控将有充足资本去开拓台湾、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及内地市场的机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