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士气赚人气 港股熊市推股权激励成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1日 03:0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刘小庆

  分析人士指出,在整个市场估值趋向合理甚至低估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此时推出的购股权行使价仍处于历史低位,这将令股权激励的效果更加明显。

  若以2007年11月恒指见顶开始计算,香港市场的这轮熊市已经持续了近16个月,正好达到历来熊市持续时间的平均值。就在被众多投资者寄予“复苏”希望的2009年年初,50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密集出炉。分析人士指出,这些上市公司的购股权方案不仅是对上市公司高管的激励,也是对投资者信心的提振。

  50家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方案

  据 《每日经济新闻》统计,自2009年1月1日至2月19日,共有50家港股上市公司先后发布股权激励方案(香港称为购股权计划),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中资股,如李宁 (02331,HK)、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01688,HK)、味千中国(00538,HK)、绿城中国(03900,HK)等。

  腾讯在2月17日的公告中披露,公司共授出38万份购股权,规定持有人可按每股48.01港元认购1股腾讯控股,有效期为7年。公告称,这批购股权的承授人非公司董事、行政总裁或主要股东。该购股权授出日期腾讯收盘价为45.75港元。

  而房地产商绿城中国则是今年以来首个抛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内地房地产公司。1月22日,该公司根据2006年6月22日采纳的购股权计划,授出4528万股购股权。在4528万股的购股权计划中,有347.4万股授予宋卫平等四位公司执行董事。

  李宁公司则在1月19日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1411.22万股普通股的购股权,其中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张志勇等八位公司高管共被授予636.32万股购股权。购股权可在授出日期六年内行使。

  行使价溢价越高越受欢迎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上市企业给员工的购股权是上市公司对有贡献的员工的一种奖励,公司给予员工一个权利但非责任,使员工能够按行使价在特定期限内,购买指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可以使员工通过相关股票的价格上升而获利。”凯基证券分析师蔡铁康表示,一般来说,香港上市公司的购股权行使价不会低于公告当日的收盘价。

  以李宁公司为例,该公司对购股权行使价的描述为,“行使价按以下三类价格中的最高者为准:1月19日当天股票收市价11.32港元;紧接授出日期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1.37港元以及股票面值。”若以11.37港元计算,行使价将较李宁昨日收盘价10.7港元溢价6.26%。

  蔡铁康指出,行使价较现价的溢价较高的股权激励方案会更受普通投资者的欢迎。因为较高的行使价首先能够表明公司管理层对公司业务的信心。

  熊市推股权激励更有吸引力

  “上市公司对公司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不过与牛市相比,熊市出台的股权激励可能更具吸引力”,某香港券商人士分析,“与过去一两年相比,不少公司股价都已大幅度下跌,跌幅超过五成的股票也不胜枚举。在整个市场估值趋向合理甚至低估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此时推出的购股权行使价仍处于股价历史低位,这将令股权激励的效果更加明显。因为当现价较低时,员工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公司业绩做好,使股价在未来上升,这样员工就能从中获利。”

  以阿里巴巴为例,在2009年1月23日至2015年1月23日期间,购股权持有人就可以按照每股5.71港元(阿里巴巴1月23日收盘价)的价格买入阿里巴巴,尽管这一价格在1月23日当日看来并没有太大吸引力,但是与2007年的40港元左右的高位相比,阿里巴巴的购股权计划的确是给了公司员工一个不错的低吸机会。事实上,阿里巴巴昨日收盘价7.02港元已经较行权价高出23%。

  反之,若是在公司股价相对高位时推出股权激励方案,而股价却在方案推出后下跌时,公司员工可能就无法从购股权计划中获利。华晨中国(01114,HK)的高管就曾因购股权行使价远高于市价而没有行使购股权。

  机构观点:港股熊市最长20个月

  根据标准普尔的研究,港股每逢熊市在底部停留的时间最少需要13个月,最多则长达20个月,平均值则为16个月。在1987年的全球股灾中,香港恒生指数创出历史低位,随后市场在1988年出现反弹,但1989年恒指又再探1987年的底部,这正是港股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熊市(约20个月)。若按照时间计算,港股市场的熊市持续时间已经达到历史平均值,即使是以最长的20个月计算,港股的熊市周期也将逐步走向尽头。一旦全球经济复苏、股市反弹,那么在熊市被授予购股权的上市公司员工及高管们,又将成为此轮熊市以及未来牛市的受益者。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