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去年首富杨惠妍今身价缩水千亿幕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0日 06:25  证券日报

  去年首富杨惠妍今身价缩水千亿幕后

  □ 本报记者 闫 妮

  10月7日发布的《2008胡润百富榜》中,去年首富杨惠妍因股票市值大幅缩水,以财富330亿元排名第三,其财富一年缩水近1千亿,这在百富榜十年是第一次遇到。

  去年,杨惠妍以高达1300亿元的个人净资产,荣登中国首富宝座。2007年10月份碧桂园最高曾攀升至每股14.18港元,杨惠妍身家一度达到1349.9亿港元。

  但以碧桂园昨天收盘价2.17港元计算,杨惠妍拥有的股票市值已遭强烈“腰斩”,只剩下原来的15.3%(200多亿港元)。

  胡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房地产环境的变化对富豪身价的影响太大了。受去年以来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下调的全年影响,胡润百富榜上的富豪位置也发生不少调整。我们对明年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还没有准确的预判,因此也很难预测,今年上榜的富豪明年是否仍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关键还得继续观察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景气变化。”

  市值缩水很正常

  10月9日,某研究员认为,财富榜是以市值为标准,这是今年股市大跌+房地产行业调整的结果。虽然过去几年房地产的高速增长,可是从从基数上看来说,这个很正常,现在的房地产公司市值都是按百分之七八十的比例缩水。

  不仅是房地产的富豪们身价在缩水,胡润排行榜上的其他富豪身家也因为全球股市表现不佳而大幅缩水,这成了今年榜单的一大看点。

  今年榜单前三名总财富达1110亿元。2007年胡润百富榜的前三名杨惠妍、张茵、徐荣茂当时的财富分别为1300亿元、770亿元和550亿元,三人财富总额达2620亿元。两相比较,2008胡润百富榜前三甲富豪的总财富还达不到去年首富杨惠妍当时的财富值,并且仅是去年前三甲富豪总财富值的约42%。

  10月9日,诺安基金一人士认为,目前房市交易清淡,整个行业不景气,市值缩水是大势所趋,其实市场是非常公正的,市场提前反映了行业的未来的情况,我估计最近一两年还会有所调整,现在也是一个信号。

  碧桂园举步维艰

  10月9日,诺安基金一人士认为,去年出台的两个政策,关于建设经济房和二手房买卖的政策,这两个政策的出台严重地打击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当时,这些政策已经暗示了房地产过热的信号。之后投机明显减少,购买力减弱,房地产行业处于大调整。

  此人同时认为,其实,现在房地产提前反映了经济的动向,目前经济也出现一个很大的拐点。

  诺安基金此人认为,经济的变化在房地产市场上体现出来,我们机构早就意识到这一点,现在很多基金公司已经不再看好房地产了。当时万科公开增发的时候,我们公司就不敢要了,不过万科凭借着自己的信誉发出去了,当时我们就已经不再看好了。

  10月9日,某研究员认为,地价下跌,房价下降,销售量在萎缩,银行贷款在萎缩,企业利润下降,这就是对碧桂园的影响。

  2008年2月,碧桂园宣布在新加坡发行可转债融资,集资38.99亿元。这一融资规模较其去年10月份预期的15亿美元,缩水了近三分之二。募集资金中,约40%用于偿还现有债务,另约10%用于现有及新物业项目。

  可是,碧桂园将融资的一半金额19.5亿港元作为抵押品,与美林订立了一份以罕见的现金结算的公司股份掉期协议。根据协议,若最终价格高于锁定价格,则公司将向美林收取款项;若最终价格低于锁定价,则美林会收取款项。

  可是从半年报中看到,按照公允市值计算,与美林签订的股权掉期协议,截至2008年6月30日的账面损失达4.428亿元。

  在8月12日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接近碧桂园的投行人士认为,“现在的损失只是账面上的损失。这笔债券是5年期,只要以后股价回来就没事了。”

  可是,从8月份的3.9港元跌到了昨日2.17港元。可见,碧桂园的账面损失在不断增大。

  不知道碧桂园的股价什么时候能回来?

  据《财经》网络版之前报道,碧桂园目前在银行获得且未用完的授信额度尚有近200亿元人民币。但受当前金融政策影响,要在近期从银行贷出大笔款项支持其扩张计划极为困难。同时,碧桂园的可转债融资也并不能满足其发展及偿债需要。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