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任志刚:市道好时保持风险意识防患于未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16:54 财华社

  金管局总裁任志刚於最新一期《观点》以“市道好时的市场行为模式”为题,发表文章,全文如下。

  市道好的时候,大家仍要保持高度警觉。

  当大家正纷纷研究已发展金融市场目前面对的动荡的背景成因,例如:备受质疑的美国次按批核标准、信贷风险转移令贷款准则放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善、评级机构不够严谨、各地金融监管标准不一及存在疏漏等时,有一些普遍因素,也值得大家提高警惕。

  我所指的普遍因素至少有两个,一是金融创新及其所带来的风险。这方面我曾撰文(如2007年9月27日《观点》文章)讨论,日后有机会再谈。另一因素是市道好的时候,市场人士往往将警觉性抛诸脑后,以致欠缺审慎。

  自2001年九一一事件以来,已发展国家(尤其美国)一直处於经济增长持续而通胀相对较低的蜜月期,金融市场表现出色,息口低企也有助减少市场波动(直到最近才市况逆转)。全球宏观经济、货币及金融状况也颇长时间保持异常温和,因而在金融机构、投资者与借款人之间催生了较大的承受风险意欲、过分急於寻找较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以及进行杠杆式运作的风气。

  事实上,九一一事件前9个月内,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已由6.5厘接连下调至3.5厘。其后减息行动持续,至2003年中利率降至1厘,并维持了约1年时间。后来由於关注通胀可能上升,联储局开始加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次开会后加息25基点,至2006年第3季加至5.25厘。换言之,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有大约3年时间维持低於2厘(低於一向被视为正常的3.5厘水平更达4年之久)。

  持续宽松的货币状况,导致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出现变化。由於孳息率曲线大幅度趋平,有时候甚至出现负孳息率曲线,一向借短贷长的金融中介机构(尤其银行)被迫寻求其他盈利前景较佳的业务出路;例如,银行开拓更多收费服务以增加收入,并更积极参与货币与资本市场,相对於以往侧重接受存款与贷款业务,银行现在承受的风险较大。

  持续低息环境亦令投资者与金融中介机构寻求较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令风险溢价大幅度收窄,以致未能充分反映风险。此外,由於靠记录某一段时间的金融市场表现来计算的波幅率持续下降,往往造成低风险的假象,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也降低。在此情况下,承受风险的意欲提高,市场人士对潜在波动可能远远大於实际波动的警觉性也普遍降低。

  此外,投资者及金融中介机构分别为了提高回报及盈利而增加杠杆式运作,因此承受较高的市场及流动性风险,令日后失序平仓的可能性增加。利率低企及经济持续增长,亦鼓励借款人利用杠杆效应扩展业务,增加对信贷的倚赖程度,最终变得更易受到信贷突然紧缩冲击。

  因此,市道越是好的时候,大家便越有需要抓紧机会研究金融体系是否存在结构性问题。为了防患於未然,金管局正在顾问的协助下检讨金管局如何能更有效履行保障银行体系稳定与健全的责任。我们亦投入大量时间,审视我们各项工作,确保金管局能把本港货币体制及金融体系多项环节的任务做到最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