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志刚:经济周期有起落 须注意风险管理工作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17:5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在本期《观点》杂志中,以“联系汇率及经济周期”为题,发表文章,指出,本港下半年港元货币供应量迅速上升,新股IPO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局须注意风险管理工作。全文如下。 货币稳定可带来重大得益,但面对经济周期的起落,大家尤其要注意风险管理的工作。 大家可能留意到去年下半年港元货币供应量迅速上升,其中9月至11月的升幅更为显著。例如,2007年10月底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3)较上年同期增加40%,11月底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亦较上年同期增加37%。 金管局一直密切注视这些数字及分析其重要性。促使货币供应量急升的一个最主要的解释,就是首次公开招股活动的效应。数宗大型首次公开招股活动分别在9月、10月及11月底结束,超额认购退款则安排在翌月初才进行;其中在10月底的一宗,认购款额达4,520亿元,分别相当於M1及M3的86%及12%。不少投资者均从银行借贷以认购新股,并以支票形式将款项转拨收款银行。由於活期存款是M1及M3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投资者此举会令贷款及货币总体数字同告上升。由於超额认购款项在退款前会被暂存作定期存款以赚取利息,因此即使活期存款其后减少了,但定期存款占其比重接近50%的M3仍会维持於高水平。 但撇除首次公开招股活动的效应,其实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本身也一直在上升,反映过去两、三年为招股活动以外的股票与物业交投,及整体经济活动提供融资的港元贷款需求不断增加。以港元贷款增长率计,加速上升的趋势似乎逐渐形成:增长率由2005年及2006年的单位数字上升至2007年下半年的双位数字。在此期间,可能受到美国以至香港息口的前景所刺激,楼市买卖增加,通胀亦升温。此外,不同的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亦显示贷款需求增加。M3货币增长乘数(即M3货币供应量与货币基础的比率)由多年前约8至9倍,首次升至2007年下半年的10倍以上。 上述趋势固然要密切注视,但我要强调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金管局对此并不太担心。这种趋势的出现,正是本港货币体制的一个特色,亦是要保持港元汇率稳定的一个结果。在此机制下,货币总体数字及利率变动并非由金管局的政策来决定,而是取决於美国的货币政策,并会受到本港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反应影响。因此无可避免的是,当美国货币政策(目前奉行低息)偶然间与香港的经济环境并非完全同步时,本地经济周期的波动可能会加剧。在此情况下,本港所有经济单位(尤其金融体系参与者)均须紧记要审慎管理好有关风险。我深信不论我们作为监管机构有否刻意提醒,也不论经济周期顺逆,本港银行都有足够能力时刻妥善做好风险管理这项属於银行业务最基本的工作。 这当然不是说我们乐於看见经济周期波动扩大。若公共财政有能力作出配合,当局固然可推行政策协助弱势社群渡过逆境,但由於香港经济属高度外向型,我们为减少周期波动所能做的事情其实有限。公共政策亦须对准目标,审慎推行,例如留心增加支出对通胀的影响。无论如何,经济周期波动是大家要共同面对的现实,而香港在过去面对这方面的挑战时一直表现出色,相信大家今后仍会继续积极乐观去面对。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