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叶檀:港股A股化是好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9:24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港股A股化是好事

  叶檀 NBD评论员

  不仅香港股市在A股化,香港也在越来越多地内地化。

  央企上市的先A后H模式引起许多质疑之声,资深股市评论人士皮海洲先生认为先A后H会引起港股A股化。

  这种担心是投资者责任心的表现,无可厚非,但在资本战略眼光上稍嫌欠缺。港股A股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统一无法绕过的阵痛期。港股A股化非止一天,自从基金系QDII开闸和要开通港股直通车讯息传出后,港股股价与A股同步的倾向十分明显。而先A后H第一股中国中铁的上市,使港股A股化运动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对此感到惊惶者应该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真正的A股化高潮还在后面。今后央企都将采用A加H的方式上市,而香港市场对内地的经济、政策依赖度也会越来越强。

  对香港市场来说,港股A股化似乎意味着香港市场定价权的旁落,意味着行政干预力量的加强。

  不得不指出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香港市场从来就没有拥有过真正的定价权。由于香港当初货币的特性使然,并没有货币主导权,就无法为上市企业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价。以往香港市场的定价权操纵在国际大投资机构之手,中行、中人寿、中石油等的低价都是这些机构折价的结果。对那些指望香港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人而言,这个结论有些残酷,从货币的先天条件上来说,香港从来不是国际甚至区域的金融中心,如果货币制度不改革,今后也不会是。如果香港要有长远发展,必须改革货币体制,而唯一具有可行性的就是与汇率市场化后的人民币挂钩。

  自从内地实行开放政策以后,内地开放度越大,香港市场离中心越远。正是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香港管理层频频向内地要资源,从央企到香港上市,到珠三角一体化,自由行、资本市场的合作合并动议,都说明香港方面对于内地市场的重视。香港今后的定位就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和金融中心,真正能与新加坡、东京等金融中心抗衡的是上海,但这是遥远的未来。

  当然,香港市场化程度极高,行政干预力量给市场带来的伤害是由此衍生的副作用,比如港股直通车消息的忽起忽落,对香港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伤害。而中铁上市过程中所存在的财报质疑,说到底,就是会计制度准则的制度性缺陷所导致的,目的就是为大型央企的上市融资获得垄断红利的定价权。而香港市场也在全盘吃进,这说明内地在港资金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即便要付出种种成本,香港市场仍然会坚定地走与内地合并之路。直到最近,香港金管局局长任志刚还在呼吁尽快开行港股直通车,而香港的财经媒体也在呼吁内地尽快开放市场,尽快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很明显,是香港市场在主动要求A股化。

  对于内地经济来说,香港同样不可或缺。人民币汇率的自由兑换不能离开香港市场的支持,中国企业要争取国际资本的投资同样无法离得开香港。只有通过香港市场,内地市场与国际市场才能完成定价权衔接、以内地主导的价格吸引到海外资金,将内地与海外的资金、市场融为一体;只有通过香港市场,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才能打开一个可以控制的窗口。更重要的是,香港市场符合西方游戏规则的做法,既给国内的大型企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外界压力,逼迫他们治理公司结构,同时也为这些央企所受的财务质疑提供了一把合适的保护伞。

  先A后H的上市模式对于两地市场都是有利的,必须坚决推行。同时,在看到港股A股化弊病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A股港股化才是最终目的,等到A股港股化之后,两地市场才能实现统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才能最终完成。

  由于“人民币市场化运动”处于关键时刻,当此内地资源、内地货币不断南流充实香港之际,香港市场将继续繁荣下去,明年将比今年更加繁荣。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