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系QDII借港股升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 01:39 第一财经日报

  邱壑

  银行系QDII纷纷向港股靠拢,投资热度骤然上升

  近期单一客户投资门槛从30万元降低至5万元,市场认为将再为银行系QDII添一把柴

  自从5月10日银监会开放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QDII)投资范围扩展到港股后,银行系QDII纷纷向港股靠拢,投资热度骤然上升。近期单一客户投资门槛从30万元降低至5万元,市场认为将再为银行系QDII添一把柴。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

理财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上述银行系QDII“新政”发布后,8、9两月中外资银行发行的 QDII数量激增,分别达19款和18款,打破了此前银行系QDII单月发行数量纪录。

  从投资范围来看,银行QDII“新政”施行后,股票和基金成为主要投资标的,由于对投资于股票的资金比例有所限定,投资或挂钩于境外股票的QDII产品均为部分参与,并相应搭配了货币市场工具。

  从9月份发行的18款银行系QDII 来看,所挂钩的产品中基金和股票分别占67%和29%,所投资的产品中基金和结构性票据平分秋色,分别占43%,不过,其中结构性票据也多投资于股票和基金。

  向港股靠拢能否给银行系QDII带来比此前更高的收益?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中心李要深认为,由于银行系QDII产品的期限普遍比较长,一年以上的产品居多,所以现在还很难判断“新生代”银行系QDII是否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好回报。“不过从理论上讲,投资股票应该要比仅仅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回报高。”

  从已经到期或提前兑付的产品来看,“第一代”QDII的收益率普遍不尽如人意。一些银行去年发行的产品今年到期后以人民币计价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还不到2%,有的仅略高于1%,远低于货币市场基金2%左右的收益。

  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要么是用美元直接投资,不存在

汇率风险,要么在产品中设计了汇率风险规避机制。以一家外资银行的一款QDII产品为例,这款产品分为三个系列,系列一设计了一定的汇率避险机制,到期实际收益率为1.3%,年化收益率为2.6%;系列二完全暴露于汇率风险中,实际收益率仅为0.39%,年化收益率为0.78%;系列三用美元投资,不存在汇率风险,年化收益率为6%。

  不过李要深提醒,虽然不少QDII嵌入了汇率风险规避机制,但往往产品说明书对此语焉不详,或者技术性太强,普通投资者很难真正弄明白。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产品的所谓“锁定”风险或者风险补偿机制,实际效果往往形同虚设,投资者尤其需要警惕。

  此外,近两个月来银行系QDII中长期化趋势逐渐明显。商业银行8月发行的QDII中最短期限为一年,9月发行的产品最短期限为一年半,而多数产品期限为两年,而去年7月开始发行的产品中不少是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品种。

  李要深认为,因为QDII产品多投资于境外基金、股票与结构化票据,其中的结构化票据也多投资于股票与基金,所以长期投资收益最为客观。随着国内机构与投资者的不断成熟,长期化产品逐渐受到青睐。

  银行QDII投资范围扩大后不久,“港股直通车”政策出台,根据该政策,境内个人可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一度认为,“港股直通车”一旦开通,“火”了一阵的银行QDII将面临客户流失。

  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一位人士并不认同,他认为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另一条投资渠道。“好比两条腿走路,各走各的。”一位中资银行驻港交易人员也认为,这项政策并不会抢走银行客户,毕竟在境外市场的熟悉程度和风险控制方面,银行要比个人成熟得多。

  目前,“港股直通车”何时开通的政策尚不明朗,近期银监会的一纸通知给银行系QDII带来了一缕阳光。银监会于9月份向银行下发文件,将银行QDII产品投资于境外股票时单一客户起点销售金额降至10万元人民币,而此前5月份的通知中规定,单一客户的这一投资门槛为30万元人民币。

  “这对于外资银行来说影响不大。”李要深说,外资银行的

理财产品本来就针对比较高端的客户,单一客户投资金额也比较大,但对于中资银行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中资银行的客户范围更广,投资门槛降低可以让更多中低端客户参与QDII。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