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疯狂的QDII:基金QDII成了近期市场焦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3日 14:17 中国经营报

  “你买QDII(合格的境内投资者)了吗?”在A股市场估值高企和“负利率”背景下,随着沪指不断上扬,基金QDII成了近期市场焦点。

  10月9日,内地第三只基金QDII——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又遭抢购,发行首日认购资金超过730亿元人民币,一日即结束募集,并创下QDII首日募资新高。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第四只QDII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也将在本月15日发行。与此同时,海富通等更多基金公司的QDII产品也将很快获批。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内地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渐放开,国际化投资将成为一种趋势,QDII等国际化理财产品将成为内地基金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发展和布局的重点,并将可能改变中国基金业未来竞争和发展版图。

  抢购风潮

  10月9日上午9点20分,工行上海金桥支行营业部理财中心的柜台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现在是通货膨胀时期,闲钱要想办法投资。不过,最近A股涨得太多了,自己又对境外市场不了解。所以,挪出一部分来买QDII基金。”在工行排队的李先生的话代表了许多购买QDII投资者的心态。

  当天,记者走访了上海金桥一带多家银行营业网点,因基金申购排起长龙的景象随处可见。嘉实基金的官方网站由于访问人数过多,造成网络拥堵,难以打开;相关电话也被打爆。

  次日,嘉实基金发布公告,据初步统计,该基金已募集超过预订发售规模,提前结束本次发售。据悉,嘉实QDII的认购资金在730亿元以上,超过9月12日南方全球和9月27日华夏全球490亿元和630亿元的认购规模,配售比例40.78%也创出新低。

  记者注意到,伴随QDII基金发行捷报频传,各QDII基金规定的认购下限也不断走高。南方、华夏QDII的认购门槛是1000元,嘉实下限为5000元,上投摩根QDII认购下限则将上涨到1万元。

  对此,上投摩根市场总监朱戈宇对记者表示,希望通过适当提高门槛剔除一部分风险承受能力差的投资者,并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我们最大的挑战是能否最大程度满足内地投资者的需求,而非认购资金规模,否则我们也不会把门槛提高到同行的10倍以上。”谈到此次申报QDII发行额度,上投摩根基金总经理王鸿嫔解释说。

  10月10日,基金QDII军团再添新军,工银瑞信和长盛基金两公司经证监会批准,双双取得QDII资格,获准开展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包括之前的南方、华夏、嘉实、上投摩根、海富通、华宝兴业等公司在内,已经有8家公司拿到了QDII资格。

  基金业新战火

  申万巴黎投资总监常永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1000多点以来的市场行情分为价值回归、财富效应及目前通胀下的恐慌性投资阶段。未来第四阶段应该是国际化投资阶段。“不过资金完全放开还有很长过程,因此,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间,A股会不会出现崩盘不得而知。但投资未来将走向国际化。如果我们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A股市场将更加健康、稳定。”

  如果说,投资者通过国际化投资可以分散风险,基金公司也非常希望通过国际化的理财产品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来增强公司经营的安全边际。

  由于QDII的热销,近期确认有效的认购金额均为300亿元人民币。据2007年基金中报披露的数据,在近60家基金公司中,有30家公司以上管理总规模尚不及300亿元,加上QDII间的业绩差异将非常大,因此,对基金公司品牌及基金业市场份额的影响显而易见。

  许多基金公司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将QDII作为其未来布局和业务发展的重点。记者了解到,上投摩根、嘉实等一些基金公司在QDII产品方面已经筹备了一两年。同时,大部分已经获批的基金公司还分别找了知名境外机构作为投资顾问。还有不少基金公司仍在招兵买马,招聘各类与QDII产品相关管理人员,加速QDII产品的研发和QDII资格申请。

  “目前,我们A股产品线已经比较完善,我们将重点打造海外产品线,我们已经把QDII作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之一。”朱戈宇坦言。“我们希望给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将来还会有更多的QDII产品发行。” 王鸿嫔对记者表示。

  安信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付强博士认为,QDII是中国基金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事件,它将在根本上重构基金业的竞争和发展版图。

  不会高位接盘港股?

  “我们的产品定位于香港

股票和在美国、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其中香港市场在我们的模拟组合中占据了较高比重。”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经理李凯表示。

  而上投摩根投资副总监、亚太优势基金经理杨逸枫则称,从全球视野角度进行分析,亚太市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耀眼的地区。亚太地区具体高成长、低估值与高股息三重优势。“因此,我们的投资范围主要是亚太地区证券市场以及在其他证券市场的亚太企业。将对香港、印尼、印度等市场进行超配。内需和基础建设板块是投资重点。”

  由于有别于单一市场,在全球范围进行投资,加上各QDII基金的投资思路和侧重各不相同,因此,业内人士预计,其业绩也将出现很大差异,因而产品选择显然非常关键。

  另一方面,由于各QDII基金都表示将重点投资香港市场,市场担心,在港股直通车、QDII已经被预期的背景下,内地入港资金将可能会被国际投资者利用而高位接盘。

  对此,杨逸枫对记者表示:“目前A股和H股的差价为40%左右,较A、B之间更大。短期内由于资金堆积,A股和H股差价可能会缩小,但长远来看,投资还是基于公司的基金面。对于有较高成长性的企业,我相信现在选择卖出的投资者,到时还是要买回来。”

  “尽管目前香港市场有较大的涨幅,但是从全球来看,香港市场的估值水平仍然相对合理,部分资产仍然存在低估。从推动市场上涨的这些因素看,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不会发生基本变化,因此我们对香港市场中的一些优质资产充满信心。”李凯认为。

  QDII热销背后:A股四季度调整可能性加大

  

长城基金公司2007年4季度投资策略认为:今年以来A股涨幅已经相当可观,四季度技术性调整的可能性较大。长城基金认为,当前市场的主要问题就是估值水平太高,而偏高的估值水平必须要由更高的盈利增长来消化,投资才有安全边际。

  对策之一:提前布局央企整合

  国资委下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大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力度,将利用

资本市场推进中央企业改革重组,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上市公司。

  长城基金指出,把握央企加快整合的投资机会,有多种形式的切入点,如选择符合央企整合战略布局的行业与公司进行战略性的布局;对于股改时已经承诺进行资产整合的央企下属上市公司进行情景分析与估值判断;仅有一家下属上市公司的央企,可以重点关注整合的进程;对于具有多家下属上市公司的央企要选择符合其未来战略地位者进行配置等等。虽然央企整合在具体运作时间方面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四季度一般是购并的高峰期,市场很有可能提前反应,因此需要提前布局,以分享产业整合的“盛宴”。

  对策之二:备战股指期货继续配置蓝筹

  股指期货推出的各项条件已经具备,时机也已基本成熟,一旦推出,市场的博弈格局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投资策略也应有所调整。推出股指期货可以提高指标股的流动性溢价,提高其估值水平。从短期来看,将改变主流蓝筹股和非主流股之间估值水平倒挂的现象,存在交易性的套利机会;从长期来看,指标股将更加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重视,具有战略性的投资机会。长城基金认为,只要推出股指期货,不论是短期策略,还是长期策略,都应当提高蓝筹指标股的配置比例。中国经营报记者:陈恩挚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