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恒基地产:醉翁之意不在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07:5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恒基地产:醉翁之意不在酒

  分析人士认为,恒地巨资收购恒发资产,是为日后私有化恒发铺路

  证券时报记者 唐 盛

  本报讯 恒基地产(0012.HK)日前宣布斥资121亿港元收购恒基发展(0097.HK)旗下一系列资产,由于市场视此为利好,两公司昨日复牌后股价双双逆市造好。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恒地提出收购恒发部分资产,是为日后再次提出私有化恒发铺路。

  昨日,恒地、恒发复牌,两公司股价双双高开,恒发开盘涨幅近10%!随后,两公司股价随大盘的调整出现回落,但仍较前个交易日上涨。其中,恒地盘中最高曾见46.35港元,收盘报45.5港元,逆市上涨3.18%;恒发盘中最高曾见16.04港元,收盘大涨6.45%至15.52港元,刷新52周纪录!由于本次收购交易,不涉恒发所持中华煤气(0003.HK)的股权,煤气股价回吐2.34%。

  有市场人士和机构认为,恒地收购恒发部分资产实属“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目的在于为今后再次提出私有化恒发铺路。平和

证券董事郭思治称,恒地本次收购了恒发所持3家上市公司中的两家公司股权,交易完成后,恒发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资产仅剩下中华煤气一家的38.47%。“那么,恒发今后就好比是中华煤气的控股公司。如果投资者认为恒发因持有中华煤气股权而值得投资,那还不如直接买中华煤气的
股票
呢!所以,不排除部分投资者会觉得恒发股份有如‘鸡肋’,希望通过二级市场或者收购方式转让这部分股权,这将可以为恒地再次提出私有化恒发扫清障碍,有助于私有化提议获得顺利通过。” 郭思治这样认为。

  麦格理认为,恒地的出价“不吸引”。麦格理认为,恒地通过本次交易将挖空恒发的大部分资产,只是余下中华煤气股权,而其作价较相关资产有大约39亿港元的折让,“这对于买家恒地来说是吸引的,但对于卖家恒发就不划算,没有吸引力。” 

  花旗则指出,交易完成后,由于恒地作为恒发的母公司还可以收回特别股息,公司实际只需支付17亿多港元现金,所以不会对财务构成太大压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