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港交所称冠蓝筹涨榜 今年选股看金融电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 11:49  每日经济新闻

  刘小庆

  尽管港股去年中期曾随环球股市深度调整,但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及新股上市狂潮的激励下,港股三大指数在2006年仍创下三年来最大涨幅。截至12月29日年终收盘,恒指收报19970.88点,较2005年底上涨5088点,涨34%;国企指数收报10340.36点,涨94%;红筹指数涨72%,成为6年来的最大年度涨幅。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高达339亿港元,较2005年高出85%,是历史成交额最高的一年。

  港交所荣膺蓝筹涨幅之冠

  受惠于美联储停止加息、人民币持续升值及多家中资银行股相继挂牌,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恒指去年最高触及20038点,国企指数最高触及10455点,分别历史性突破了20000点和10000点整数关口。若要“论功行赏”,权重仅次于汇控(0005.HK)的中移动(0941.HK)实在功不可没。中移动去年全年涨89%,收报67.2港元,恒指突破18000点、19000点乃至20000点关口,都离不开中移动的推波助澜。

  恒指第一权重股汇控去年则跑输大市,全年仅上涨20.3%,收报142.6港元。港交所(0388.HK)以166%的累计年涨幅荣膺蓝筹涨幅冠军。2006年港交所成交额、集资额均创纪录新高,市值突破12万亿港元,活跃的交易令其业绩猛增,港交所最终收报85.5港元。富士康(2038.HK)及信和置业(0083.HK)分列蓝筹涨幅榜第二、三位,分别上涨101%及93%。

  不过,恒指成份股有三只蓝筹全年累计收跌,其中长江基建(1038.HK)、电盈(0008.HK)和香港点灯(0006.HK)分别下跌1.02%、0.94%及0.78%。巧合的是,三只股份均隶属李嘉诚或其家族成员。

  中人寿全年飚升288%

  国企成份股去年涨幅冠军被累计涨幅达288%的中人寿(2628.HK)轻易摘取,平安保险(2318.HK)以201%的涨幅位居国企成份股涨幅第三位,而去年初商品价格一波牛市引领紫金矿业(2899.HK)大涨217%,居第二位。

  去年6月及10月上市的中行(3988.HK)及工行,全年分别上升45%及57%。而石油股亦稳步上扬,中石油(0857.HK)全年升84%,受惠成品油机制改革的中石化(0386.HK)上升93%。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内地银行相继上市及市值逐渐扩大,金融股占国指比例大增至近49%(目前未包括工行及招行),而石油及石化股占比则摊薄至23%。由于金融股比重的提升,国企指数今年的表现将由银行股主导。

  在国企股去年的牛市当中不得不提中资地产股,据笔者统计,中国海外(0688.HK)去年表现最为突出,股价累计升幅达214%;华润置地(1109.HK)紧随其后,累计涨幅189%,越秀投资(0123.HK)和富力地产(2777.HK)亦有174%和149%的涨幅。

  不过,也有三只国企成份股全年收跌,中海集装箱(2866.HK)、中国外运(0598.HK)及魏桥纺织(2698.HK)分别跌22%、11%及1%。

  中资金融、电信股料续成焦点

  经历2006年的大丰收后,国际投行普遍认为港股今年将受惠于减息周期的来临、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预期港股今年仍会有上佳表现。标准普尔预计今年恒指上看22300点,瑞银证券目标位定于21700点,并预料国企股市场将较为波动,里昂将恒指目标调高至22000点,摩根士丹行利则认为港股估值提升空间有限,恒指2007年将只有10%~15%的涨幅。

  中银国际研究部副总裁白韧表示,中资股仍为今年市场焦点,相信中资金融、电信股表现将最为突出。东泰证券研究部董事邓声兴认为,随着内地3G牌照的推出,加上整体电信企业可能重组,相信中资电信股会承接金融股成为市场焦点。瑞信中国区首席分析师陈昌华表示,人民币升值的主导作用还可以持续两年,周期性股票将可能在今年卷土重来。在今后12~18个月里,人民币升值和消费概念还是股市最主要的增长动力,预计今后两年将是币值上升的高峰阶段。另外,由于内地城市化进程中所伴随的投资增加必定会刺激相关的产业出现迅猛的增长,今年小商品、工业制成品和运输行业将会出现非常强的增长势头。

  专家指出,今年选股还可挑选滞涨股。去年跑输大市的蓝筹股当中不乏业务、估值俱佳者,一旦有利好消息出现,爆发力不容小觑,例如九龙仓(0004.HK)、恒生银行(0011.HK)、和黄(0013.HK)及中华煤气(0003.HK)等。去年累计仅涨4.93%的九龙仓将于今年分拆钻石REIT上市,其持有约三分之二权益的现代货箱码头在内地拓展码头业务可能利好股价。

  普华永道:今年港股IPO约1500亿

  普华永道日前表示,因缺乏大宗交易,预计2007年赴港上市公司的集资额将下滑近60%,至1500亿港元(约合192亿美元)。

  根据Dealogic的统计数据显示,受益于中国工商银行(1398.HK)等内地企业的首次公开上市(IPO),2006年香港超过伦敦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IPO市场。

  普华永道表示,2007年香港仍将是内地企业上市的主要地点,但不大可能维持2006年的规模。2006年香港IPO规模较2005年的1915亿港元上升79%,创下3422亿港元纪录,其中内地企业IPO占总规模的约90%。刘小庆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