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二线银行重组如箭在弦 光大银行或首获政府注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3日 13:2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二线银行重组如箭在弦光大银行或首获政府注资

  证券时报记者 彭妮

  本周关于光大银行将获政府注资的传闻再度在市场间广泛流传。尽管持股逾21%的光大银行大股东———中国光大控股(0165.HK)在消息传出当日即发布公告称:并未收到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光大银行重组及注资计划的准确消息与正式回复。

  但外间仍普遍认为,光银财务重组已是箭在弦上之事。

  重组方案浮出水面

  据外电上周报道称,有关部门已批准向中国光大银行注资25亿—30亿美元进行财务重组的方案。而近日又有媒体进一步指出,这一注资方案涉及金额约200亿元人民币,其后还将引进战略投资者及推动光银上市。

  据透露,财务重组将包括三个部分,即:由中央汇金对光大集团和光大银行进行注资;同时光大银行剥离一部分不良资产给

资产管理公司;然后,中央汇金对光大集团的负债实施总计超过100亿元的债转股,债转股的股权由中央汇金和
财政部
分别持有。

  不过,上述消息未能得到光大银行有关方面证实。而本报记者昨日就此向光银大股东———香港上市公司光大控股求证时,该公司新闻发言人称,目前不便对此事发表评论,不过她并未否认重组事宜。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光大银行财务重组一事尚未有最后定论,但光银上市肯定是必经之路,因此,由中央汇金注资进行财务重组只是时间问题。华林

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勘则认为,相信光大银行未来采取A+H上市的可能性较大。

  或不引进战略投资者

  刘勘认为,对于光大银行来说,目前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可能性不大,“资产溢价是一个重要的考虑问题,有广发行成功运作的例子在先,光大银行即便要引进战略投资者也会等到整体资产质量提高之后。”刘勘表示,光大银行的资质优于广发行,而广发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获得了20%的资产溢价,光大银行当然有理由运作得更好。

  事实上,对于光大银行的注资重组,业内人士并不感到意外。今年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国内银行正面临着外资的强大竞争压力,因此,今年年底之前也被认为是我国银行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竞争力的最后期限。

  观察人士称,由于监管机构此前已要求所有国内银行在年底之前的资产充足率都达到8%的最低标准,因此,监管机构正面临着清理一些中型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迫切压力。尽管光大银行目前尚未公布其资本充足率的最新数据,但有消息称,这一指标并未达标。在这样的情形下,由中央汇金对光大银行施以援手正是在情理之中。

  紧跟中信步伐

  作为国内第一家国有控股并有国际金融组织参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光大银行和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不太相同,反而和中信银行在经营模式上有着相同之处: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各自的母公司———光大集团与中信集团同为中国最早进行混业经营试点的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集团,也同为中央直属的中型商业银行集团,旗下业务都遍及了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多个金融业务领域,但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来,中信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显然要优于光大银行。

  根据光大银行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截至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为5771亿元,实现净利润21.8亿元。而中信银行网站资料则显示,截止9月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量达6895.2亿元,资本充足率达到9.18%,全行实现账面税前利润57.12亿元。

  据知情人士分析称,政府有关部门在解决国有银行的问题上基本思路就是先易后难,因此,在工行、中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先后进行了注资改造并成功上市之后,中信银行与光大银行的改造上市也就成了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而中信银行由于资产质量较好,要完成改造上市的任务并不太难,因此,在中信之后,要解决债务包袱较重的光大银行的问题,中央汇金就必然要进行注资。

  不过,由于这将成为政府首次对中型银行实施注资,因此外界不少人士担心,这会否导致其他规模较小的银行也纷纷申请援助。但据上述知情人士称,由于光大银行的特殊性,相信这种情形不会发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