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 > 正文
 

接手电盈两天 梁伯韬亏15亿港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 02:02 第一财经日报

接手电盈两天梁伯韬亏15亿港元

  网通表示,“没有计划对其作财务上的资助”

  本报记者 李亚凡 国君 发自香港深圳

  由于买家梁伯韬资金来源被外界质疑,电讯盈科(资讯 行情 论坛)(0008.HK)股价在两天内下跌了近10%。到昨日下午,该股报收5港元,这意味着以6港元入股的梁伯韬账面亏
损幅度达到16.7%,亏损额15.27亿港元。

  日前,香港“红筹之父”梁伯韬宣布收购电讯盈科22.66%股权。

  昨日,中国网通(资讯 行情 论坛)表示,“没有计划对其作财务上的资助”。

  资金来源悬疑

  事实上,梁伯韬面临的不仅是亏损现状,他还要为分期付款收购支付年息6.5%的高额利息,利息成本达5.496亿港元,也就是说,收购电讯盈科实际需要支出97.10亿港元,这笔巨额的资金到底从何而来至今仍是个谜。

  “我会在电讯盈科交易完成时,向外界披露我名下这家公司的股东身份。”梁伯韬昨天向追逐他的记者们表示,他还说这次入股电讯盈科是长线投资,不会受到短期股价的影响。“这些天我更加了解到电讯盈科是一家有潜力的公司,这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梁伯韬强调。

  按照李泽楷的说法,这次收购属于卖方融资(v e n d o r f i n a n c i n g),梁伯韬收购电讯盈科的资金当中有70%(约64亿港元)是由李泽楷借出,但梁伯韬必须在18个月内还清该笔借款。

  有香港银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卖方融资这种财务杠杆极少被运用,银行大多顾虑高杠杆收购中存在着高风险,不愿意贷款。梁伯韬这家公司里仅有的资产就是还没完成交易的电讯盈科22.66%的股权,银行自然会有些担心。梁伯韬需要先找到有实力的股东,但问题是,有意参与和有实力的港资财团并不多。”

  另外,有了解该项收购的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相比之下,麦格理银行和新桥从银行拆借资金的成本要低得多,信誉良好的这两家机构从伦敦金融市场可以按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大约2%左右来融通短期资金。

  中国网通欢迎

  针对梁伯韬目前的财务处境,中国网通发言人李涛昨日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网通没有计划对梁伯韬先生作财务上的资助。”他还表示,“中国网通认为梁伯韬先生的加入会促进电讯盈科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此表示欢迎。”

  对于电讯盈科的股价持续疲软,李涛表示中国网通会密切关注电讯盈科的股价走势,他还强调,中国网通没有进一步增持或减持电盈股份的计划。

  市场上盛传李泽楷之父李嘉诚才是本次收购的真正买家,不过李泽楷在多个场合都表示否认此传言。香港立法会议员郑经翰在接受香港媒体的采访时直言,他认为梁伯韬收购电讯盈科只是“帮李泽楷买时间”,梁伯韬则是寻找真正买家前的过渡中间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