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IPO受热捧有望打破冻结资金纪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03:23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李涛 李亚 发自香港 香港人将长龙似的弯曲人流称之为“打蛇饼”,昨日这一景况出现在了新界的中银香港屯门市广场分行,作为中行公开招股收票行的指定分行之一,9时已有800余人在此排队等候领取申请表格。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至中午11时已派发15000余份,准备的5万份显然已不够用。
看来,认购新股的热潮即使在台风期间也没有在香港冷却下来。刚刚结束公开招股的天津港(3382.HK)创下了超额认购接近1700倍的新纪录,而昨日开始公开招股的中行(3988.HK)很可能打破另一项记录——招股冻结资金的纪录。按照香港券商的估计,中行散户认购的超额倍数将会在70倍以上,也就是说大约2500亿港元的资金将会被冻结。 出现“打蛇饼”的不只是中银香港屯门市广场分行。在港岛区的汇丰银行中环总行,昨日9时前已有香港市民排长队在门口等待领取中行的认购表和招股说明书。《第一财经日报》随机采访了几位香港市民,已年过六旬的陈老太是8:30到银行门前的,当时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而在队伍中的一名外籍人士Mark是替他的香港太太来领表,Mark向《第一财经日报》开玩笑表示:“今天认购是h o t d a y 、h o t l i n e(意为天气很热、排队很长)”,去年建行(0939.HK)上市时,他太太也认购了3手,收益不错,所以这次会继续认购中行新股。 而处在金融区的中银香港总部,很多白领在上班前便抽空匆匆来此领表,很多白领都是循环领了几次,当《第一财经日报》询问一位领了三次表的市民对中行信心如何,他连说了三个“有”,并表示可以接受3港元的上限定价。 昨日上午,多处中行收票银行前均出现了散户长龙。这一次中行共委托了6家银行的60家分行代理派发申请表格,为了应对公开招股,中行本次共准备了300万份申请表格和25万本招股说明书。到昨天下午各家银行的招股说明书已基本派发完毕。 激发散户热情的是中行承销团此次招股的大原则——每人最少一手。这也吸引了很多首次投资股票的散户来“尝鲜”。 凯基证券执行董事邝民彬昨天下午表示,凯基证券当日已经向投资者拆借了近60亿港元供散户认购中行,该行剩下可供拆借的资金已经很少。而从新鸿基、大福、国泰君安(香港)、辉立证券一些主要的证券经纪商得到的反馈也基本类似,各证券经济商已基本拆借出完准备的金额,只剩下少量的资金可供散户借贷认购(港人称为:孖展认购)。 汇丰银行也适时向散户提供多项认购新股的优惠,包括4.88%的新股贷款优惠年利率。大福证券也宣布,透过大福证券认购中行的新股,孖展最高90%,孖展利率为5.57%。 中行从5月18日开始招股,23日12时截止认购;24日定价以及对外公布国际配售与公开招股的认购情况;6月1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目前国际配售已经有6倍的超额认购,冻结资金达4200亿港元。如果行使超额配售权(绿鞋期权),中行的集资金额最多可以达到113亿美元,将在全球十大IPO中占据第四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