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新闻 > 正文
 

港交所周文耀表示争夺上市资源要有忧患意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 09:2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周到

  香港交易所(资讯 行情 论坛)行政总裁周文耀日前说,证券交易场所之间竞争是好事。他表示,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对于香港交易所和深沪证券交易所来说是双赢。香港交易所欢迎内地公司两地上市,既欢迎H股公司在内地市场筹集人民币资金,也欢迎内地A股公司来港筹集资金。“市场是不应该有限制的。”他说。

  2005年第三季度末,有30家公司合计同时上市A股108.12亿元和H股413.06亿元。据对截至2006年3月22日已上市纯A股公司、纯H股公司、A+H股公司的统计,2003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865.63亿元、1410.07亿元、367.10亿元,2004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975.31、2404.15、585.04亿元。有迹象表明,2005年H股公司与A股公司的业绩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显然,香港交易所在竞争中优势明显。

  国内证券交易场所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并不意外。首先,国内外证券交易所的定位存在差异。香港交易所实行公司制,并于2000年6月27日起上市。投资者对它有营利预期。2005年,香港交易所实现净利润13.40亿港元。而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目前实行会员制,因而无营利要求。

  其次,国内外证券交易所的市场和法律环境不一样。香港交易所前身为分别于1947、1969、1970、1971年成立的香港会、远东交易所、金银会、九龙会。经过长期竞争,合并为香港交易所,并于1986年起营业。香港期货交易所、中央结算所、期权结算所、期货结算所后来也并入香港交易所。此外,香港交易所是完全开放的证券交易场所,还要面对国际上的一些竞争。而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只是在1990年才成立的,承载能力较小。两者短暂的竞争,还曾引起市场的担忧。200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停发新股后,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之间就不存在争夺上市资源的竞争。

  从上述情况看,海内外证券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不充分的。力图避免内地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的竞争,有利于前者业务的扩大。《证券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保证国内证券交易所垄断业务的作用。至少,谁计划在内地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从而形成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分羹的局面,恐怕只能算想入非非。在既定的时段内,上市资源是有限的。香港交易所在内地争夺上市资源,必然削弱内地证券交易所的市场规模。H股公司的权重,已经揭示了这样的结果。

  最近,对优质上市公司外流的讨论已成焦点之一。3月2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局长任志刚认为:随着内地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作为内地与境外的金融中间人,香港的地位可能被边缘化。当天,三地

股票市价总值和成交金额分别为:香港交易所,93,098亿港元和278.08亿港元;上海证券交易所,25,295亿人民币元和126.67亿人民币元;深圳证券交易所,10,075亿人民币元和82.47亿人民币元。据此,香港交易所股票市价总值和成交金额分别是深沪证券交易所之和的2.7和1.38倍。如果任志刚的目的不在于“忽悠”,那么,这也算是香港证券市场的盛世危言。花旗环球金融亚洲区主席梁伯韬预计,A股市场将是香港面临的竞争对手。相比之下,我们是否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呢?

  (作者单位:西南证券)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