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汽订单按兵不动 潍柴备受煎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15:0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记者 袁小可 再遭大摩“空袭”,潍柴动力股价创出历史新低 自潍柴动力(资讯 行情 论坛)(2338.HK)与中国重汽集团(“重汽集团”)的矛盾升级以来,市场上流言四起,外资投行则纷纷“落井下石”,调低潍柴投资评级。就在此节点
潍柴动力还澄清,公司从未收到山东省政府(从股权关系上)将潍柴动力从重汽集团剥离出去的任何通知。 重汽集团订单未见踪影 按惯例,潍柴动力的主要客户会提前约1个月下订单。但2006年1月份已过半,重汽集团1月份的订单却未见踪影。潍柴动力积极联系重汽集团2006年全年具体订单事宜,但截至目前仍无回应。面对中国重汽的缄默,潍柴动力声明,“未宣布或表示将会停止向重汽集团供应产品,也从未在接到重汽集团订单的情况下停止向其供应产品。” 2004年,重汽集团购买的柴油机占潍柴动力总产量的30.5%,一旦2006年订单终止,销售数量又不能增加,潍柴动力预计,公司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收购杭发厂或告吹 2004年9月27日,重汽集团与潍柴动力签订了《中国重汽集团与潍柴动力收购杭州发动机厂的框架协议》,该协议已于2005年12月31日届满。潍柴表示,虽多次要求重汽集团积极履行框架协议,但至今重汽集团尚未作出积极响应。 各大投行纷纷看低 上市以来,潍柴动力受到摩根大通等众多机构投资者追捧。但潍柴动力“反水”重汽集团的消息曝光后,大摩、高盛、中金等投行纷纷调低了对潍柴动力的评级。相继发布报告调低公司投资评级。 日前,大摩再度调低潍柴评级至“减持”,目标价降至10港元。大摩表示,潍柴动力现仍未收到其第一大股东重汽集团的订单,该行相信,潍柴销售额、产品订单组合及边际利润会受到打击;重汽集团的订单占潍柴动力总发动机销售额约25-30%,重汽集团将会把大部分订单转交其全资附属公司杭发厂。 昨日,潍柴动力复牌后低开低走,盘中最低探至11.65港元,创出历史新低,收盘报12.95港元,下跌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