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新闻 > 正文
 

香港市场门开半扇 中电国际高调切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03:01 第一财经日报

  中电国际联合南方电网、慧峰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组建中港电力,进入香港电力市场,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0:35:15

  本报记者 王佑 发自上海

  香港电网市场即将从多年的南北割据局势,逐渐走向三分天下。

  昨天,中国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2380.HK,下称“中国电力”)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电力母公司——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中电国际”)将联合南方电网、慧峰集团(8228.HK),组建中港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港电力”),同时进入香港电力市场。

  至此,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下称“中华电力”)和由李嘉诚掌控的香港电灯(资讯 行情 论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港灯集团”)的双寡头垄断局面将被打破。

  自己铺路

  中国电力投资者关系部寿先生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港电力投资方——中电国际、南方电网、慧峰集团的股比分别是50:35:15。此外,慧峰集团还将通过控股公司海岸电力持股中港电力。

  合资公司中港电力将在香港从事发电及供电服务,此外,公司也会在内地参与建设电力设备,以便送电至港。

  据寿先生透露,在1月4日的小型驻港媒体见面会上,中电国际总经理李小琳提到,中港电力将通过自建电网的方式进入香港的电网市场。

  据记者了解,中港电力将不会限于工商业的电力供应。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中港电力很有可能会向香港的居民供电。

  “这家新企业将用1亿港元,切入离深圳比较近的电网市场。从技术角度上说,先期投资地区可能是新界。”寿先生说。

  而新界和九龙地区正是中华电力的地盘。另一公司港灯集团则独掌香港本岛及南丫岛的电力供应。港灯集团的电量供应产能,是中华电力的三分之一。

  中华电力公共事务经理邓祥儿说,现在尚无法评论中港电力的未来走势。

  中国电力是目前五家全国性发电集团旗下唯一一家红筹股上市公司,其母公司中电国际持股63.68%。中国电力拥有平圩电厂、姚孟电厂、常熟电厂及神头电厂,分别向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等地供电。

  香港特区政府鼓励投资

  “作为私人财产,中华电力并不会出租自己的电网给其他公司。我们与港灯集团有一小段电网相互连接,但仅仅是应急时才会合作。”邓祥儿表示。

  不过,中港电力也并非没有机会。寿先生指出,中电国际总经理李小琳与香港两大电企高层的关系一向不错。“因此,相信在合适的时机,电网使用上会有新的变化。”

  港灯集团新闻官刘美仪表示,香港的厂网并没有分离。“现在中港电力的资料还不全面。至于开放市场,我们也会向特区政府提出一些建议。”

  中港电力能顺利进入香港市场恰恰是因为香港对电网市场的开放。昨天,香港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在答复《第一财经日报》的提问时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局长叶澍堃欢迎电力市场的竞争,但目前并没收到中港电力的相关申请。

  叶澍堃说:“香港的电力市场并没有专营权,最重要的是,如有公司计划供电香港,要符合香港的有关法例,例如环保、电力安全、土地使用等各方面要求。”若收到中港电力的申请,该局将根据这些要求来处理。

  叶澍堃认为,如果中港电力动用1亿港元来铺设电网,这将是小规模的供电。

  但中港电力也要直面另一问题,那就是香港并不缺电。

  香港经济发展及劳工局估计,未来十年,香港电力需求将以每年2%到3%的速度增长。记者从香港经济发展及劳工局获得的数据显示,中华电力和港灯集团的现有发电容量分别是826.3万千瓦、342万千瓦,两家公司正在新建的发电容量各为62.5万千瓦和30万千瓦。预计两家电力企业及正在兴建的发电容量,将会满足当地电力需求至2010年。

  价格问题成用户困扰

  电价过高一直是香港各界的关注焦点,而两家企业的电价差别各异。而价格将是中港电力未来的一把利剑。

  港灯集团在6年内加价5次,中华电力的电价则从1998年开始连续8年未有调整。港灯集团刘美仪称,价格不同是由于各电力企业的成本所决定。

  在近日公布的《香港电力市场的未来发展第二阶段咨询文件》中,香港特区政府建议降低电力行业的准利润,由原来的13.5%至15%,下调至7%至11%。港灯集团断然接受这项提议。

  邓详儿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中华电力所提供的电价现在是竞争对手电价的70%。

  每度电以港元计算,香港相比其他城市的电费并不低。以港灯集团为例,该集团的电价区间为0.82港元/度至1.18港元/度,比新加坡和我国台北地区的主力供电厂商都要贵。但较之东京、伦敦和旧金山略为便宜(东京、伦敦、旧金山的每度电区间为0.75港元至1.73港元)。

  叶澍堃补充道:“要求两电减价的工作,我们已经做了。我认为开放电网迟早会发生,我们也希望看到电力市场的开放。”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