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新闻 > 正文
 

亿和:全盘日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16:40 《中国企业家》

  每个“偶然走过”或者“刻意寻来”的外部人都为这个家族企业的持续成长带来方方面面的帮助

  文/本刊记者 王琦

  “亲兄弟更容易齐心,争论也是兄弟间的争论,不会干扰企业的投资和发展方向。”

不难看出,张耀华对于“家族企业”的标签没有那么敏感。2005年5月11日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的亿和控股是典型的家族企业,上市后“张氏三兄弟”共持有公司75%的股权;大哥张杰是亿和控股董事长,总管全局和客户沟通;老二张建华是副董事长,主管财务;公司最早的创始人今年33岁的老三张耀华是执行董事,负责企业生产运营。

  虽然贴着很容易受到歧视的“家族企业”标签,虽然主营是深圳常见的金属模具、五金制品加工制造,亿和还是成为2005年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的第五家大陆企业,这较往年相对萧条的香港资本市场来讲并非易事。“我们股权简单,业务单一,有合理、健全的大客户名单。我想这是亿和能够顺利通过联交所聆训的主要原因。”张耀华如此理解亿和顺利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原因。

  从最初的“有单就做”到专注为世界著名OA产品(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产品)做零部件配套,成立于1993年的亿和精密金属公司现在的客户群已经囊括了柯尼卡美能达、理光、佳能、东芝、爱普生、富士施乐等60多家OA产品生产企业。感觉“被客户推着往前走”的张耀华渴望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品种,他开心地自言“自己赶上了好时候”。近两年,境外资本市场的偏好正在发生变化,网络及高科技公司逐渐降温,消费或消耗类、资源类生产企业由于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产品市场空间巨大,而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暗合了资本市场偏好的亿和一举募集资金1.5亿元,实现了无数创业公司梦寐以求的“和资本市场的对接”。

  一个台湾人,两个日本人

  直到一个叫屈石定的台湾人告诉他,“日本的OA企业要大举到中国大陆建厂了,给他们做配套会很有赚头。”21岁的张耀华才第一次进入制造行业。

  1993年,屈石定,日本一家复印机企业在台湾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到深圳考察市场,租住在张耀华家,“偶然”地把张耀华带进了五金行业。“最开始就是年轻人的热情,也没有想一直要做五金。”张耀华说。1993年,第一个日本OA设备企业理光在深圳设厂,接着,美能达(即后来的柯尼卡美能达)、东芝、佳能等陆续进入珠三角。由此带来的相关一级、二级配套市场催生了一批五金及模具制造企业。

  看到市场,张耀华敦促有香港身份证的哥哥张杰在香港注册公司,回来在深圳设厂(这是珠三角企业比较通行的模式)。“为了最快时间获得香港注册公司的身份,我们就买了一家公司。”由此不难想像,预计市场即将急速膨胀的张耀华当时的紧张和兴奋。

  但是市场的好转没有如张、屈二人想的那么快,日本OA制造企业的配套企业也跟随客户来到了中国。亿和这类的小公司不具备高精度模具的生产经验,不能直接参与配套,只能从配套企业手中拿到二手甚至三手的订单做代工。这个时候,另一个被张耀华认为很“偶然”的日本人来了。

  “宫川卓也想借我们的身,我们想借他们的名。”亿和总经理李正良如此总结。因为大批日本电子企业带领自己的配套企业进入中国,二三线的配套企业也想跟随,但是又不敢贸然进入中国建厂。1994年,张耀华通过与一个名叫宫川卓也的日本人成立合资公司“亿和宫川”,为这些二三线配套企业代工生产。

  “当时为这些日本企业做的产品还不是OA配件。”现在亿和的业务已是聚焦在为OA企业生产模具和配套五金器件,张耀华把曾经给他带来很多日本客户的宫川卓称之为一个“插曲”。随着亿和自身与日本电器制造商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亿和宫川”对亿和的贡献日渐式微,营业额在集团的比重从2001年的20.8%下降到2004年的4%。张耀华从宫川卓也手中回购了后者在合资公司中的股份,并将“亿和宫川”清盘。

  虽然宫川卓也被张耀华称为“插曲”,但是据亿和员工向《中国企业家》介绍,宫川卓也对亿和影响颇深。

  由于90%的大客户都是日企,亿和公司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以及工作方式全盘“日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日本人宫川为亿和带来的除了客户资源,还有日企的管理模式。“新员工进厂要进行军训”、“中高管理层使用日企内部职称如‘课长’”,这一切都流露出浓厚的日企气息。

  宫川卓也离开了,张耀华开出200多万的年薪(与张本人年薪不相上下),从“新日铁”集团下属一个OA设备生产企业“挖”来了一个工厂长:野母宪视郎。“他在OA行业的工作经历超过40年,背后的商业关系和人脉价值可以想见。”不过,张耀华说这不是他邀请野母加盟的主要原因,“我们的管理人员看到地上有纸就会问,打扫卫生的怎么没有做好工作。但是野母会自己把纸捡起来。”野母的这种言传身教旨在建立“以客户需求为主导、全程满足客户所有要求”的准则,这对于零部件制造加工企业来说,无疑至关重要。

  不难发现,在这家以家族成员为核心管理团队的公司,几乎每个“偶然走过”或者“刻意寻来”的外部人都能为张耀华带来客户渠道或者企业建设等方面的帮助,让亿和从一个粗糙的加工工厂,转变为产品定位清晰、有适应客户的管理模式的企业。“善于汲取、感觉敏锐是张耀华的强项。”一位亿和员工如此评价。

  “唯设备论者”

  “亿和发展的历程就是提高设备水准的过程。”虽然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不断按照国际标准完善企业管理,张耀华仍旧是个“唯设备论者”,这实在是因为被设备水平的问题困扰了很久。

  “公司最初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设备档次低,不具备独立完成模具制作的能力,只能为其他模具厂做配套加工。这种以赚取微薄加工服务费为主要经营模式的被动状况持续了两年。我做梦都想,不能再这样跟在别人身后捡饭吃。”

  亿和成立两年后,资金刚刚开始宽余,张耀华就开始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口设备。这个时候,张耀华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订单”。

  1994年底,得知日本美能达在香港的子公司将开始选择非日本企业作为配套商,张耀华第一时间去到香港,希望能够拿下这个订单。时隔多年,张耀华用“九牛二虎之力”来形容获得这个订单的困难。“困难之处不在于谈判。这是一笔几乎没有利润的订单,制作过程中还被客户全程跟踪。”最终,亿和的产品在品质、价格和交货速度上都获得了美能达的认可。通过一个时期的商业信用考察,成为美能达指定的配套企业。其他日资OA企业也迎刃而解,陆续成为亿和的客户。当然,仅靠设备是不够的,其后还需要服务客户的理念。

  “现在,亿和成为OA制造企业如柯尼卡美能达、理光、东芝等公司的第一供应商,后者金属模具采购的18%左右都来自于亿和。”张耀华介绍,一级配套利润相对丰厚,加之亿和逐步进入到图纸设计的上流阶段,23%的利润率高出同类企业大约10%。这样,亿和就可以“买最好的设备,拿利润更大的订单”,打通了自己的良性循环。

  1998年至今,亿和销售额增长了40倍,增长幅度保持在70%以上。上市前三年的财务数据显示,亿和营业额从2002年的1.23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2.97亿元,净利润也从2608万元增长到6600万元。

  身穿粉红色BOSS牌T恤的张耀华向《中国企业家》介绍“我们三兄弟性格完全不同。我们基本就是根据不同人的性格和能力特点来分工管理企业,大哥张杰特别‘和气’,负责做客户沟通;二哥张建华曾经在税务部门工作,掌管公司的财务;我负责公司的具体运营。”

  很难看出张氏三兄弟掌管下的亿和有什么明显不足,但这只是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当他们现在的能力不足以继续带领这个企业走得更远,他们会及时更新或完全放手给职业经理人吗?这是亿和能否再上一个台阶的决定因素。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