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等食品饮料巨头的涌入,内地的饮料市场变得不再平静———无论是国内的、国外的,无论是新生的、还是故有的,都加入了逐鹿夺利的行列,内地食品饮料市场可谓狼烟四起。
几经厮杀,外来的饮料巨头已经颇有建树,据AC尼尔森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9月,仅在果汁饮料领域,内地的果汁饮料(非碳酸) 市场前三强的排名分别为:可口可乐、康师傅和统一。而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之后,这3家企业在内地果汁饮料市场上的份额将高达70%。
此次收购汇源果汁(01886.HK),是可口可乐中国发展战略和加速进入非碳酸市场战略的具体实施。目前,在碳酸饮料市场增长乏力、美国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可口可乐已经开始进行战略转型。事实上,在可口可乐的发展进程中有几次重大的战略调整:在19世纪60年代,可口可乐以占领美国市场份额80%的优势雄踞美国碳酸饮料市场的霸主地位,而其竞争对手百事可乐花了十年的时间才赶上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亦经历过其经营多元化的痛苦———上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曾经收购过电影院、葡萄酒厂,甚至进入过养殖领域,但都因经营亏损,终告失败。痛定思痛,反思过后,可口可乐最终还是回到以“软饮料” 为主业的正路上。据说,可口可乐曾做出严格规定:除了饮料业以外,不涉足其它行业。
可口可乐以高溢价收购汇源果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的饮料尤其是果汁类饮料,或者是以果汁为代表的健康饮料的市场成长空间巨大,中国的果汁类饮料人均消费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此次收购从本质上来说,可口可乐全资拥有了一个品牌,这跟它重新花钱去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比是没什么区别的,因为这个品牌己经属于它了。消灭民族品牌,不是可口可乐这一跨国巨头的出发点和考虑问题的核心,它考虑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占领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攫取商业利益,为股东创造价值。此次收购之后,内地果汁市场的直接变化就是可口可乐、康师傅、统一在果汁市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以41.53%的股权套现74亿港币,对白手起家创办企业的汇源果汁老板朱新礼来说,这也可能是一种利益的选择。据专业人士分析,身处高度竞争性行业的朱新礼选择在弱市中转手汇源果汁,表明其对汇源成长前景以及可口可乐、统一等业内对手的担忧。
此前,摩根大通预期汇源果汁2008年盈利有潜在下跌风险。以汇源较低的股权回报率、很高的运营资本要求、较低的开工率,这在消费品公司中是不常见的。所以,尽管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摩根大通仍然给汇源以“减持”评级,将目标价调为5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