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资减持港股 聪明钱还是傻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 03:45 第一财经日报

  顾蔚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又减持中石油(0857.HK、PTR.N)了。股神自从7月份首度减持,最近拋售速度明显开始加快。有分析师预言,在中石油A股上市之前,他有望拋尽手中股份。

  除了巴菲特,最近大手笔离场的名人还有李嘉诚。这位香港首富旗下的长江实业(0001.HK)10年前作为策略投资者入主南方航空(1055.HK、600029.SH),近半月内公司共申报四次减持南航股份,套现约5.52亿港元。

  但也有名人坚定看好后市。有“亚洲股神”美称的香港地产商李兆基近来向投资者大派定心丸,称今年农历年前恒生指数能上摸30000点。

  笔者9月曾经写过一篇专栏,讲巴菲特等聪明钱开始离场,H股泡沫值得警惕。之后有一位持有中石油的美国共同基金经理给笔者发来电邮说,不要迷信这些所谓的聪明钱,现在证明聪明钱正在输钱。

  巴菲特是价值投资者,不管香港

股票还有没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他们显然已经不符合价值投资的标准,所以“股神”必须拋售。但李兆基是追逐增长的投资者,不惜在做多的同时再做空美国股票,以求最大限度地获益。他的坚守,说明他认为这个市场还可以玩。

  一般人崇尚价值投资理念,而不太看得起追求成长的动力投资法(momentum investing)。但事实上两者的投资理念都有可取之处,在市场不同的周期内各有用武之地。比如网络股风行的时代,肯定是动力投资者占优,而自从网络泡沫破灭后,价值投资方法占了上风。

  从2000年初到2005年末,国际高增长股指数(MSCI World Growth Index)表现要比国际价值股指数(MSCI World Value Index)好50%。但随着全球股市连创新高,成长股调整到位,动力投资法表现超过价值投资法。这体现在今年国际高增长股指数大涨14%,而它的价值指数涨幅不过6.5%。

  每一轮行情刚刚激活的时候,都是价值投资者最先进入。比如巴菲特在2003年4月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大举买入中石油的股份,引起国际舆论哗然。随着中石油价格跨过10港元,国际原油价格达到80美元一桶,也是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退出,动力投资者进入的时候了。等到股价出现大调整,动力投资者退出,价值投资者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再次开始。

  境外投资者认为中国铝业价格贵得荒谬,但内地投资者并不介意,认为它成长性高,难怪中铝是A股与H股差价最大的股票之一。

  境外投资者一般是机构投资者,他们崇尚价值投资法,注重回避风险,因此现在香港股市已经未必是最合适他们的投资。而内地投资者散户基数大,追求高额回报,在他们看来,H股比A股便宜得多,境外中国股的盛宴才刚刚开始。

  在内地资金的作用下,香港股市可能成为以内地资金为主导的市场,走势也难免A股化。经济学家谢国忠曾经说过,中国没有巴菲特。笔者要补充的是,中国就算出现巴菲特这样的成功者,也未必能够获得巴菲特这样的投资成就。换而言之,在中国这样的投资土壤,巴菲特投资法未必行得通。(作者为路透社专栏撰稿人,联系信箱: Wei.Gu@reuters.com)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