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亚洲金融论坛三大看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 09:11 财华社
财华社香港新闻中心/主编罗绮萍。 这是一个论坛泛滥的年代,不管是参加者或记者,对於那些冠盖云集,却充斥陈腔滥调的国际论坛已感到厌烦,但笔者对於刚於9月21日在香港举行的“亚洲金融论坛”仍充满期待。因为“亚洲”和“金融”都对香港太重要了。 中国金融市场就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在人民币仍未自由兑换的局面下,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守著“围城”的进出关卡,面向蠢蠢欲动的亚洲邻居,此时此刻,正是香港价值最大化的年代。 论坛由香港特区政府主办、香港贸易发展局承办。这次论坛筹备看来有点匆忙,所以嘉宾的阵容不够强劲,笔者最期待的嘉宾之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顾问及货币与资本市场部总监卡鲁阿纳,可惜他临时因事缺席,令论坛失色;在会场所见,800名参加者中,来自亚洲的朋友较少,下一届论坛应该加强。 财华社与和讯网携手合作,对论坛进行全文播报,合共发出了逾10万字的演讲全文、内容精粹及会后采访内容,让未能参与论坛的内地、香港以至海外人士,都可以分享当中内容。读者可以到相关专题重温。 为了让读者更迅速掌握论坛精要,笔者总结了论坛的三大看点。 首先是特首曾荫权提出监管机构要做“压力测试”,日后如何执行?亚洲监管者如何合作?将是后续新闻的重要来源。 曾荫权在开幕辞中提醒资金流量波动对市场稳定性可能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基础设施未成熟的新兴市场;利率不明朗或调整所引发的风险重估,可能导致资金的突然撤离;以及日益扩大的对冲基金和金融市场中一些大致不受规管机构所带来的不明朗因素。 他说要处理易受资金流量波动不定影响的风险,监管机构应对其制度进行压力测试,以评估因大额持仓的平仓而对流动资金及定价造成的影响。这项测试应显示市场稳定性如何会受影响,以及有助大家为任何这类冲击作好准备。 至於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演讲的五点内容,与金融管理局任志刚以往类似演讲口径相似,看来两人的合作较前任更为紧密。曾俊华更具体提出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的建议,任志刚一直推动在内地与香港设立套戥(内地称为套利)机制,曾俊华以财爷身分提出具体建议,看来事在必行。 曾俊华指出,把香港的金融工具引进内地市场遇到一些问题。香港和内地的交易所的运作制度不同,同一家公司分别在香港和内地上市,两地股价的差异会很大。发行在交易所买卖基金并为此设立一个套戥机制,或可解决这问题。他又说加强两地金融体系的联系必然会面对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看来并不太难克服,特区政府会继续与内地有关单位商讨各个解决方案。 任志刚则在主持两场“亚洲财资与债券市场前瞻”的讨论环节时,只肯回答一个台下问题,他特别挑了这个:“要发展ETF(交易所买卖基金),我做了甚么?”提出这个问题的不是笔者,而是笔者肚里的蛔虫,因为问得太对了。 可惜任总裁这次没有难掩兴奋说漏了咀,而是有点口是心非,竟说:“我甚么都没有做!这是市场可以自己做的事情我们不需要介入。我们需要政策介入的地方,例如就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及政策对话,其他事我们会让市场决定。” 令笔者惊喜的反而是同台的另一位讲者,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副行长Dato' Mohd Razif Abd Kadir,他为香港带来高达10兆美元的商机:在香港发展伊斯兰债券。 拿督在论坛中主动提出建议,希望马来西亚和香港可以组成一家联营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伊斯兰债券市场。 他并说曾俊华两个月曾到吉隆坡拜访他(特区政府的公布的一个月前),双方谈到这方面的合作。他认为香港不应错失此机会,伊斯兰教的投资者对中国很有兴趣,香港可以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 现时300家伊斯兰机构,控制了10兆美元的资产,马来西亚是其中一个国际伊斯兰金融中心,接壤的新加坡也很积极开展这方面市场;近年中东的杜拜和卡塔尔加入战团。香港本身的伊斯兰教人口不算多,但最大优势是背靠内地,加上伊斯兰债券中只有30%的投资者是伊斯兰教徒,这个市场的最大潜力是可以带动其他国际投资者参与,香港的国际化优势便能突显。 至於最受媒体欢迎的讲者,当然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他在论坛发言时侃侃而谈,会后又接受记者提问,是论坛中级别最高而有最合作的内地高官,所以占据了内地及香港媒体的主要位置。可惜的是,他讲的内容均耳熟能详,请恕笔者从中找不到第四个看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