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上市成功 风险犹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 20:28 新浪财经 | |||||||||
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的上市时机很糟糕,但6年来全球最大的一笔首次公开发行终于还是完成了。 询价期间,恰逢市场动荡和一份有关中国各银行坏账的尖锐报告出炉——北京对报
因此,中行筹集的97亿美元资金是一个例证(如果还需要这样一个实例的话),足以说明投资者更有兴趣投资于中国飞速增长的经济,而不是寻找背后的隐情。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中行当然能使投资者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得益——只要这种增长能够持续。但中行与业内同僚一样,易受经济减速的冲击。除了4.6%的已确定坏账,中行另有12.7%的“特别提及”贷款,这些贷款有可能变成坏账。 且不提看涨(或者叫鲁莽的)投资者,中行的首发之所以成功,背后还有一些技术因素。中行具有物以稀为贵的价值。中国的上市银行极少,已经上市的银行股价表现十分出色: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上市7个月已上涨40%。中行上市的股权仅10%:即便按上市比例小的亚洲标准也很少。这至少部分解释了需求巨大的原因——机构超额认购12倍,散户超额认购76倍。 中行精明地在桌上留了少许“优惠”,发行定价略低于价格指导区间的上限,这些优惠的价值不到2亿美元,但足以博得基金经理的好感,其出价高达预测账面价值的2.2倍。与香港的银行相比,中行的定价很高,但还是比同类中资银行便宜。认为值得冒此风险的投资者应该记住,更大的动荡还在后头。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诸彦青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