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永乐全面战略合作 并非大功告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 09:14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陈军君 “大事” 5月21日,大中电器原定于下午2点半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一拖再拖。在此期间,大中方面对到会的记者说:“再等等,是件大事要宣布。”直到6点半,大中电器总经理宋红等人才
大中相关负责人一边给记者发放资料,一边兴冲冲地说“我们这不就上市了吗?要是自己上市,还不累死我们了。”这位人士一再提醒记者:“是合并,不是并购。”因为此前早有传闻:永乐将收购大中。 在发布会上,大中口风很紧。 既然是通过股权置换方式合并,合并后张大中和陈晓将各占多少股份?大中的回答是将依据两家公司的销售额度与盈利水平,暂无准确数字通报。既然京津地区的永乐家电将由大中接管,那么其门店是否要换成大中的LOGO和门楣?大中的答复是要根据未来的经营情况决定。大中与永乐为何合并?大中的解释是“壮大自身,提升为消费者服务的能力”。合并前如何进行全面战略合作?“采购、后勤及送货、财务管理、仓储管理等统一操作”。现场的记者使出浑身解数诱导、盘问,大中方面对答自如,滴水不漏。 针对记者核实传言原永乐北京分公司有不少人辞职一事,大中人力资源负责人辟谣:原永乐北京公司的人已经到大中北京分公司上班,大家“已像一家人”,“肝胆相照,不分彼此”。 总结大中永乐走向合并的意义,永乐的结论是:在中国两大主要城市北京和上海,这两家公司分别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两家公司仅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销售总额已超过250亿元,整合后的公司,将有望跃升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家电连锁企业之一。 而业内对此的评论是:迫于竞争压力的家族合并。通过此前由大中、永乐牵头的“中永通泰”家电连锁联合体,两家走过了几年的试婚阶段,现在开始着手“办证”,动真格的了。从战略上看,双方的选择有积极意义。 这一“积极意义”也被股民认同,当日永乐在香港联交所的股票上涨7%。 疑惑 “很奇怪,他们双方对合作内容表达不一,我无法判断谁真谁假。”自4月21日大中与永乐合并的消息出来后,一位业内人士一直关注各方的报道,但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他认为:这至少证明了一点,双方最终是要合并的,只不过现在大中无法正视。而这符合永乐一贯的操作风格——稳步推进,有效合并。 一位券商人士则向记者透露,永乐与大中有个合作协议:一年内收购张大中的股份,为此,永乐将支付1.5亿元订金。“最终会是永乐向大中发放股票,从而将大中纳入自己的版图。”这位券商分析,大中在21日的发布会上强调合并也许是出于面子上的考虑,可以理解。 先前那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提及4月23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对话》节目中的一个细节。本期《对话》当是4月初国美全球战略论坛期间录制的,国美黄光裕、苏宁孙卫民、永乐陈晓、大中张大中四人与四家家电制造企业领导人对话。“张大中坐在陈晓旁边,情绪一直不是太高昂。当他谈到将来将中国打造成家电强国时冲其他在座的人说‘那是你们的事’,引得主持人开玩笑问张大中是不是要退隐江湖。”将这一细节与大中谈到与永乐合并时的言辞相联系,这位敏感的业内人士不免有了自己的推测。 此外,本报记者也有一个疑惑:既然永乐大中能达成现在的全面合作,为何就在这一合作对外宣布的前9天——4月12日,永乐在京高调召开“永乐家电华北大区成立大会”,并称“不考虑成本”强攻京津市场?在21日的发布会现场,大中方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合作协议签订之前,双方各自按自己2006年年初的计划行事,从今天起,将按合作计划操作。 “这也许说明双方的合作是在最后时刻才谈妥,有些仓促。”“不排除永乐4月12日那个会是在谈判过程中给大中施加压力。”一些业内人士猜测。 一位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其实本月初国美召集的全球论坛,黄光裕一改往日打打杀杀之气,力邀另三大巨头掌门人参加,怀柔背后其实是铺设管道,做好了拥抱大中的准备。但大中最后还是属意永乐。 后果 “永乐大跌20%,拖累国美也跌了6%。”时隔三日,4月24日,永乐股价下跌。一位券商人士分析,这主要与21日永乐在香港发布预亏公告有关。“我已经算是保守了,当初估计永乐会有百分之十几的盈利,乐观人士甚至估测是百分之三十几,不料,来了个预亏,市场大为失望。”“当然,这也与香港大盘走低有关。”这位人士补充,当日联交所中国零售概念股都在跌,但国美的跌幅还是高于大盘。奇怪的是,当日苏宁股票上涨5%。 落实到大中与永乐将来合并带来的实际意义,业界人士并不像两位当事人那么乐观。 纵便两者合并后销售规模大大提升,越过苏宁成为第二,但也未与国美、苏宁拉开绝对差距,所以与上游制造企业议价能力的提升不会太明显。 其次,合并后也还是限于北京、上海两地的强大销售能力,并非意味二者向异地扩张的能力得到提升。“制造企业并不在意卖多卖少,而是希望渠道商的网络能到达更多的地方。因此,现时现地,家电连锁商的发展重点是布局、造势。”业内观察人士罗清启说。大中、永乐现在的发展状况与此需求尚有脱节,它们在北京、上海各自的大本营做得非常强、非常精,但在异地编网能力、开店速度、开店技术上尚有不足,与国美、苏宁有不小的差距。“国美、苏宁不仅在北京、南京挣钱,在其他地方也挣钱了。”一位金融业人士透露。 所以合并并非大功告成,根本的问题仍没解决,接下来,大中、永乐还是要面对老生常谈的开店问题。 不过也有人赞赏永乐的扩张模式——先试探性地合作,参股进去,最终收归囊中。但这种化解了风险的讨巧做法也带来了副作用:发展至今,永乐在异地扩张、开店的技术上并无太多积累。在北京开店不顺,在诸多地方虽然开了店却没赚钱是证明。 未来1-3年内,国内家电连锁企业会加速整合,上演一个个有意思的故事,大中永乐的联手便是个征兆。由此,国内家电连锁的市场格局由“四大天王”戏剧性地变为“三国鼎立”,分析这三股势力将来的走势,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一种力挺国美,认为国美现在手上有的是现金流,而且开店技术娴熟,其扩张只是时间问题;苏宁虽然开店技术不差,但现金流不够充足。 一种更看好苏宁,认为虽然面临同样的费用上升、均效(单店赢利能力)下降等行业性问题,但苏宁有更大的缓冲机会:一是前几年做了人才储备,现在正好用上,节约了大笔人工成本;二是从税收上看,目前国美是10%,永乐是8%,而苏宁高达30%,所以苏宁在节税方面稍做点工作,哪怕降到25%,就是一大笔钱。综上所述,“挺苏”人士认为2006年上半年苏宁会有很好的盈利,而国美的业绩不会太理想。 虽然对苏宁、国美的判断上有所差异,但对永乐和大中,两派的意见基本趋同,家电连锁业的这个第三极,需在开店、编制网络的技艺上多多磨砺,方能获取造血的能力,获得飞跃性的发展。 ■链接 大中回答合并细节 问:大中与永乐的战略合作是否意味着大中和永乐最终将走向合并? 大中:根据上市公告,大中和永乐都在朝着合并的方向努力。我们的目标就是推动大中电器与永乐(中国)这两家优质家电连锁走向合并,实现发挥优势快速发展的共同目标。当然,在走向合并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就像上市公告中提及的那样,合并可能实现也可能因各种原因不能实现。 问:通过何种方式合并? 大中:股权置换的方式。 问:合并后大中和永乐各占多少的股份? 大中:合并后的公司股权结构既包括张大中和陈晓先生,也包括投资人。至于双方各自所占的股份,将根据两家公司的销售额度与盈利水平,通过国际公认的会计管理公式计算,视具体情况而定,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数字可以通报。 问:合并后的公司名称如何确定? 大中:永乐(中国)、大中电器将继续保持其自有品牌 问:大中与永乐(中国)的合并有没有时间表? 大中:最终完成合并将会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视情况而定。 问:京津以外的大中电器和永乐电器如何管理?这种合作方式建立后,原有的合资公司模式是否就此结束? 大中:根据上市公告,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采购。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后,原有的合资公司模式就此结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