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点评 > 正文
 

H股暴涨 QDII制度陷入两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09:36 上海青年报

  □西南证券 周兴政

  最近两日,来媒体称来自保监会和外管局的消息显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简称QDII)制度有望扬帆启航,这或许能够给近期H股市场的连创新高做出一些解释。不过冷静分析,内地机构资金赴港投资给H股市场带来的实质性利好效应可能相对有限。

  首先,从资金量的角度而言,先期赴港投资的资金额度较为有限,不足以支撑H股市场的大幅上涨行情。虽然内地保险业可作境外投资的外汇资金合计有80亿美元(合624亿港元),但按照《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第18条的规定,“保险公司投资国企股的总额,按成交价计不超过国家外汇局核准投资付汇额度的10%”。就是说,保险资金在H股市场上的投资额度暂时只有62.4亿港元,与近8000亿港元的H股指数成份股总市值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其次,这62亿港元对H股带来的实质支撑也很有限。由于内地机构对香港股市所知有限,因此注定会采取谨慎的投资风格。即便是早已涉足香港市场

平安保险(资讯 行情 论坛)和中国人寿(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也只投资了中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交行和建行三只H股。从此也可分析出这些资金的风格,青睐大盘国企股和国企新股。相对于处在历史性高点的中石油(资讯 行情 论坛)等权重H股而言,未来越来越多的内地大型国企及银行赴港IPO,或许那里才是保险资金的阵地。

  最后,借鉴2001年B股市场“外资胜利大逃亡”的历史教训,如果管理层的后续措施不能及时跟上,也可能导致H股市场遭遇大规模获利回吐。因为过去几个月来,内地保险资金入市成为推动H股不断创新高的重要因素,对于缺乏基本面支撑、股价又在短时间内急速蹿升的H股市场而言,不论这些保险资金是否愿意高位入市接货,目前账面盈利丰厚的游资都势必会想尽办法套现锁定利润。

  实际上,近期H股市场的暴涨已经令QDII制度的推出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若QDII制度推出时间再度压后,H股市场上的一些机构投资者必将失望,并且因而撤出H股市场;另一方面,如果此时硬着头皮推出QDII制度,则刚好为H股市场中已经获利颇丰的外资基金提供了减持套现的好时机,我们要谨防B股市场的教训重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