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点评 > 正文
 

最低证券买卖差价再度缩窄 效果尚需观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 10:56 证券时报

  □西南证券 周兴政

  日前,港交所董事会通过了第二阶段缩窄最低证券买卖差价的方案,有关方案适用于价格介于0.25港元至20港元的证券,该方案将于今年7月份生效。方案涉及到的股份数目超过1400只,占市场总成交数量的8成以上。

  去年7月4日,港交所曾缩窄价格在30港元之上证券的最低买卖差价,涉及股份不足30只,于市场成交数量中所占的比例也仅在25%左右。不仅如此,此次证券最低买卖差价缩窄的幅度也较前一次略大。相关资料显示,去年30港元之上证券最低买卖差价被缩窄的幅度为2至8成之间,此次价格在0.25港元至20港元的证券,其最低买卖差价被缩窄的幅度却在6至9成之间,其中价格介于0.5港元至1港元的证券,现行最低买卖差价为0.01港元,修订之后的最低买卖差价则仅为0.001港元。

  港交所的美好愿望

  港交所缩窄证券最低买卖差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其好处十分明显:证券的最低买卖差价被缩窄之后,每个价位上的成交队列被大幅度缩短,成交机会则明显增加。而更加重要的是,投资者更改出价所需付出的成本也得以显著降低。比如,对于价格介于0.5港元至1港元的证券,以往投资者提高一个价位购买一手(比如10000股)所需支付的差价成本为100港元,而这种成本在最低买卖差价被缩窄之后就变为10港元。交易成本的下降以及更多的价格方面的选择对于刺激投资者的交投意愿是不无好处的。

  更为活跃的市场交投能为港交所带来更多的收益,相信这种原因是使得香港联交所在第一阶段缩窄证券最低买卖差价方案之后仅半年时间,便迫不及待推出第二阶段方案的重要动力。而半年多来,30港元之上证券最低买卖差价缩窄所带来的较好的市场反应则大大增加了港交所对上市证券最低买卖差价进行全面缩窄的信心。对于市场上一些反对的声音,港交所行政总裁周文耀表示,收窄买卖差价有助增加市场成交量,“只要成交量上升,业界自然会接受有关措施。”

  香港业界的强烈反对

  不过,提升成交量这种美好的愿望最终能否依靠此次缩窄证券最低买卖差价而实现,目前来看还有一些变数。

  原因是在这种实行T+0交易的市场中,有不少投资者采取的是当日买进并卖出的“即日鲜”式的超短交易方式。投资者原本跨越两个价位的获益就能抵消佣金、征费以及印花税等交易成本,在多数证券的最低买卖差价缩窄后,却需要跨越6至8个甚至更多的价位才能实现帐面平衡。

  在散户投资者推升股价并获得收益难度增加的同时,行情报价的减少却能令大户更加随心所欲地操控市场走向。因此,此次证券最低买卖差价的缩窄可能导致相当多的散户投资者放弃“即日鲜”的交易模式,转而进行为期更长的投资。这对于市场的成交数量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事实上,港交所早在1994年就曾进行过一次大幅收窄所有股份最低买卖差价的行动,然而这种行动引发了香港证券界的强烈反对,甚至为此发起了请愿活动。而该次行动实施首日,港股成交便萎缩至10亿港元,业界亦将原因归咎于此。最终香港联交所不敌业界的压力,一个月内便将措施撤回。

  而去年30港元以上的高价股最低买卖差价缩窄之初,主要蓝筹股的交投情况亦多有缩减现象。此次0.25港元至20港元证券最低买卖差价的缩窄,因涉及证券数目过多,和1994年的情况颇有相似之处。小范围的成功经验近乎推广至整个市场,似乎有“心急喝热粥”的嫌疑。

  可能影响权证市场

  当然,业界反对的原因还远不止于此。正股差价的收窄会直接导致相关权证波幅的减少,进而影响到投资者买卖权证的意欲。这对于拥有全球成交最为活跃的权证市场的香港股市,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同时,由于不少香港本地中小经纪商对权证交易和“即日鲜”证券交易的依赖程度较大,因此这次证券最低买卖差价的缩窄会在一段时间内导致其经营环境的恶化。

  (证券时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