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钢真实谎言 民企资本信誉下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 17:45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与民企香港上市高潮同行的是,民企股在香港的信誉度却急剧下降,这已成为内地民企资本运作一个重要经济现象 本刊实习记者 朱小亮/文 5月19日,又一家具有内地背景的民企在香港上市了,它甫一亮相,即跌破发行价,以
中国特钢营业额全部来自其子公司郑州永通特钢,这是一家乡镇企业色彩颇浓的公司,1993年成立时由河南巩义市节能耐火厂等3家股东持有。而在董氏获得永通特钢100%股权过程之中,其最大股东耐火厂(45%)扮演着重要角色。控制耐火厂期间,董完成了所有的原始积累,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1985年,董氏支付耐火厂承包费1万元;1986-1989年,每年支付1.5万元;1990-2003年,每年也仅支付6万元承包费,而董氏获得协议期间(1984年至2004年3月)产生的所有的资产及权益,当然也包括负债。 就在村委会、董和耐火厂三方协议期间的2003年4月,董氏透过耐火厂先后与永通特钢多位小股东签订受让协议,获得永通特钢100%股权,其中有5%又转售于其妻孙巧点名下。不久,即2003年6月18日,董氏于英国注册成立Infonics公司,目的是将永通特钢的所有资本转往其下。永通特钢于2003年11月10日转制为外商独资企业。根据关税法及巩义市地方税务局于2004年6月4日发出的批文,永通特钢豁免了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企业所得税,2006年至2008年3年的企业所得税亦获减免一半。 董氏通过后来一系列的运作,完成了原始积累,同时也做好了进一步上市的准备。 考证永通技术 中国特钢以“内地首家运用弹簧钢钢坯连铸与半连轧的特殊钢制造商”作为卖点。但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冶金学院章奉山教授说,其实国内的大部分厂家都已解决连铸技术,以兴澄特钢、大冶特钢(资讯 行情 论坛)、石家庄特钢这几家为最好。据介绍,永通特钢在国内行业中是“小弟中的小弟”,其产品的品质也处于一般的水平。 中国特钢称,拥有以普通钢设备生产出特殊钢的专有技术诀窍,并借此控制了生产成本。章教授说:“由于普通钢与特殊钢的含碳量不同,这样的生产目前还达不到。新一代特殊钢的生产要求极高,比如原来弹簧钢可能要求的使用年限是2年,而现在至少要达到20年,普通钢的生产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这个生产要求。”他续说,“要完成此类设备的改造是很困难的,很多厂家都在困惑之中。”国内另外一些专家的观点与此相同。 该公司招股书说,可利用目前的生产配置来生产船舶用合金结构钢。章奉山对此完全否定:生产弹簧钢、轴承钢与生产船用合金结构钢的设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装置,产品的形状是不同的,船用合金钢是一种板材,怎么可能会用他们的设备生产出来呢!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钢铁冶金系博导成国光对此持一定保留意见:“要看生产的是船上的哪一部分,如果是轴承等的用钢,当然是可以的。” 中国特钢说正在开发废钢的代用品珠铁,以此作为另一种原料来源,并称在生产数量、质量相同的特殊钢的情况下,珠铁可以减少对铁矿石的需求。珠铁究竟为何物,当章、成二位教授获知永通特钢对其定义之后,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章教授说,这个应该叫铁珠,学名为碳化三铁,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技术。炭化三铁从铁矿石中提取,成本是铁矿石的两倍。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茂清也称,“珠铁就是来源于铁矿石,怎么能有节约。” 对中国特钢宣称拥有专利之“连铸用石墨保护渣”和“冷凝器型浸入式水口”两项技术,章教授说,这两项都是很普通的技术。 董氏个人经历疑点 招股书披露,董书通于1989年在武汉钢铁学院(后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冶金系毕业。而此前,作为中国特钢上市的保荐人兼牵头经办人的嘉诚亚洲的负责人曾解释说董在武汉科技大学只学习一年,并获得大专学历。招股书还同时披露,董从2002年起开始担任武汉科技大学在经济学范畴的兼任副教授。 为对此进行确认,本刊记者专赴武汉,考查武汉科技大学是否有过对学习一年即毕业,并发放专科文凭的情况。但该校负责管理学籍档案的教师予以否认。据档案馆教师介绍,学习一年最多是发给结业证书,不可能有毕业证书,大专文凭一说肯定不符合事实。 接着该教师翻阅了1989年该校冶金系所有毕业生档案,包括成教类以及干修班毕业生,结果并没有发现董氏毕业记录。最后,该教师据此开出一份证明,盖上“武汉科技大学档案馆”的红印给予确认。但由永通特钢提供的武汉科技大学校办一位人士称,他可以提供董氏在武汉科技大学学习,及兼任副教授情况属实的书面文件,并称自己和董氏有一定的私交。 在武汉,本刊更查出董书通于2004年被该校管理学院聘为兼任副教授,而非招股书所说的2002年。 在整个调查过程之中,虽经多次联系,但是董氏本人却始终未曾露面。 近两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内地民企中,约有20%的公司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均涉及上市造假、业绩造假、违规融资等行为。比如2002年欧亚农业(0932.HK)爆出造假丑闻;2003年上海腾达科技(0691.HK)涉嫌虚假上市遭稽查;华燃气(8035.HK)、正中药业(327.HK)、上海地产(资讯 行情 论坛)(0067.HK)、新万泰(0433.HK)等也被列在造假舞弊名单上。 分析上述民企股,不难发现有两大共同特点:一是不少到香港上市的公司过度包装等现象愈演愈烈,而中介机构也没有严格遵守“诚信”原则。二是一些红筹股不在内地注册,使内地有关机构难以进行有效监管,而其主要业务又在内地,香港的监管部门往往鞭长莫及,监管明显出现漏洞。一旦大股东发生问题或者公司出现问题,香港监管机构最多也只能让有关股票暂停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