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引资到分手 外资入股中资行带来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5日 08:01  深圳商报

  插曲 引资遭贱卖质疑

  随着外资行入股中资行运动全面开花,“银行贱卖论”、“外资投资者威胁论”等各种质疑之声充斥业界。

  建行15%左右的股权换来了约40亿美元,中国银行10%的股权换来约30亿美元。部分专家学者指出,从被入股的银行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控制力和市场影响力来看,几十亿美元的价格太便宜了。

  对于这种说法,经济学家吴敬琏驳斥道:“第一个进来的人需要承担风险,第一个投资者如果不进来,后面上市的价格是上不去的。”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刚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资本追逐利润是经济法则。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的价位都高于银行的账面净值,并不存在贱卖情况。

  其实,为防止境外投资者投机获利,银监会在2003年12月颁布的相关规定中,就对战略投资者的资格条件和持股比例做出了限制性规定,比如占股的比例不低于5%,最短的股权持有期必须是在3年以上。

  蜜月 中资外资共享甜头

  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之后,为中资银行到底带来了什么?

  进入中行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在信用卡、理财、公司业务、个人财产保险等方面与中行合作,并协助中行开设中资银行首家私人银行。汇丰银行入股交行后,汇丰派出1名副行长和2名董事参与管理,而双方合作的太平洋卡已经开始运营。加入工行的高盛、运通等机构承诺提供技术和专业协作,合作涉及资金交易、资产管理、个人理财和投资银行业务等方面。

  境外投资者的引进给中国银行业带来最根本的进步,是公司治理和监督机制方面。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亚洲开发银行(ADB)聘请了同一位董事——摩根士丹利的蓝德彰。他在上海银行和南京商业银行的董事会频频投反对票,他反对银行不顾资本金的约束盲目扩大资产规模,建议银行要多发展不占资本金的中间业务等。

  “事实表明,交通银行、上海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中资银行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后,促进了中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同时使中资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得到不断完善,也促进了中资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提升了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2005年3月,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会见汇丰银行主席艾尔敦时称。

  境外投资者也尝到了入股中资银行的甜头。美国银行在建行发行前投资25亿美元,占9%的股份,此后股份增至19.9%,建行公开上市时,再认购5亿美元的股份。花旗银行在2005年即与浦发银行签订协议,承诺将浦发股份由约3.8%增持至19.9%,并在5年内维持积极合作关系。

  分手 金融危机撕毁合作

  随着集中解禁期和金融危机的一起到来,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合作随即破裂。甫一解禁,中行和建行的外资股东就开始抛售其持有的股票。

  外资股东的抛售很快被理解为其本身的财务需要。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也受到了金融危机很大的影响,银行业受到的影响亦十分显著。

  从投资角度看,多数投资者都对于银行业在这一阶段的投资价值产生了怀疑。知名基金经理王亚伟在其投资策略会上公开指出,银行业被列为2009年其不会涉猎的行业。

  工行副行长王丽丽也指出,2009年,中资银行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利差缩小导致的盈利下降,另一方面则要防止不良率大幅攀升。(据新京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