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林鹰
三一重工开启堂皇赴港先河
在一些国内机构资金从今年7、8 月份起出现地下转战港股的趋势的传言“传颂”良久后,10 月 25日披露的三一重工(600031)2007年第三季度报告为这种传言落下了一个风起青萍之末的注脚。 报告显示, 在三季度, 公司逐渐减少对A股公司的股权投资,而转战香港市场。 至9 月底,公司在 A 股和港股的二级市场上的投入额为3.28 亿元,交易品种(上市公司股权、一级市场申购以及衍生品)共29 项。 其中投资的香港上市公司为10 家,全部为今年7~9 月间进入,投资总额逾2 亿元,超过了公司在 A 股上的投资额。 在这10 家港股公司中,除饮食管理(0668,HK)外,其余 9 家均为中资公司。
稍有记忆的投资者应该还记得,作为“股改第一股”的三一重工,在股改后曾经以大量买入同业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标新于当时尚还沉闷而守旧的市场(当时另外一家类似的公司是“大炼钢铁股”的宝钢股份)。 而如今三一重工再度领先一步,有别于一些地下大鳄在港股投资上的暗度陈仓,明确发出资金腾挪信号的三一重工无疑将对其他大型企业、机构、资金,起到标竿作用。
从W+H到W+H+A盈利模式
与目前进入香港市场的主流内资———国有资金和QDII 不同的是,上述两类资金由于政策限制,暂时不被允许投资衍生品品种,而三一重工在港股投资上的第二个也更为人瞩目的亮点(第一个亮点即公司投资港股本身)则是公司在中铝认购权证以及中国铝业正股上的同时投资。 《红周刊》记者一个在私人采访中证实,连香港一些本土业内人士都对 “初来乍到” 的一些内地资金,迅速找到利用涡轮(warrant,即权证)的杠杆作用,先买入涡轮后,再建仓拉抬正股, 从而在涡轮上获得数倍于正股涨幅的盈利模式而表示叹服。
以三一重工为例, 公司的购入中国铝业(2600,HK)平均成本为20.3 港元,10 月 18 日最高摸高至26.20 港元,以此计算,其最大获利幅度为22.52%。而公司以均价 0.56元 购 入 的 中 铝 麦 银 八 零 二 购(5824), 同期最高为 1.42 港元,最大获利幅度为153.57%, 是正股盈利幅度的6.82 倍!
而对于内地资金 (还有国际热钱)来说,在前期A 股市场强劲上涨、香港市场亦步亦趋的背景下,新盈利模式 “W (涡轮)+H (股)+A(股)”的产生也就势在必然。
据民族证券投资顾问部经理徐一钉分析, 国内资金与国际热钱在A 股和 H 股之间,有望借助 H 股市场的涡轮和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进行套利, 即先买入杠杆大的某“A+H”股的认购涡轮,然后推动相应的“A+H”股走高。 如果 H 股的价格上涨50%,其涡轮至少会上涨几倍,这还不算在H 股的股指期货上的套利收益。 而和讯首席分析师、《红周刊》 专栏作者文国庆也曾表示,A 股涨 1 倍,香港的涡轮至少涨4 倍,可谓享受的是衍生品的利润,承担的只是股票的风险(参见第 40期“战略视点”栏目)。
另一种W+H+A模式猜测
此外,一位同时关注美、港、大陆三地股市的人士分析了另一种“W+H+A”的可能性,只不过这里的A 不是指 A 股,而是中资企业在美国发行的ADR(美国存托凭证)。 今年10 月中旬,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红筹国企股曾出现暴涨, 由于以往美资对冲基金在炒作中国概念时都偏好百度、新浪等互联网股,而这一次的暴涨仅仅发生在香港红筹股在美国的ADR 身上,因此不排除有“中国资金西征美国股市”的可能,其盈利途径如下: 先在香港市场上购入中国铝业、中石油、中石化等“明星H 股/红筹股”的认购涡轮,然后利用时差 (美国开市时间是中国晚上21∶00), 用 少 量 资 金 推 高 中 资ADR, 这样极有可能对次日香港股市开盘时相应的H 股起到拉高作用,从而在涡轮上获取暴利。
提前“迎接”回归股
随着国内资金(包括个人资金)赴港投资的通道逐渐通畅(虽然“港股直通车”尚未通行,但利用去香港旅游的机会开立港股账户等方式提前进入香港市场的不在少数), 上述套利模式已不单为大资金专享, 普通投资者亦有了参与的可能。 备受追捧的H股、红筹股回归题材为赴港投资资金提供了一个较佳的投资标的。
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建设银行、中海油服、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的次第回归来看,在 A 股上市前后,其港股均有过不俗表现。如中国神华在6 月30 日公告拟发行A 股后, 从7月 2 日至 10 月 9 日 A 股上市,股价从29.15港元劲升至45.6港元,涨幅为56.43%。 且A股上市后继续获得资金追捧,带动 H 股股价继续上涨,在回归前提前布局涡轮及正股者获利不匪。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 这种 “W+H+A”顺风顺水的套利模式在最新回归的中国石油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变化出现在“A”身上。 嘉禾人寿资产管理部肖金和先生向 《红周刊》分析到,这很可能是主力利用跟风者的套利心理反手做空所致,中国石油A股上市后大幅下跌,致使一些原本指望其复制中国神华之“神话”的香港涡轮玩家损失惨重。11月6日,法兴证券(香港)董事李锦在撰写的《中石油窝轮出现沽货潮》 一文中曾介绍,此前一周,“中石油窝轮引伸波幅已开始见明显下调迹象”。 中国石油H股本周的颓势,肖金和认为也与两个由瑞银发行的涡轮中油瑞银B11月CW07(1268)、中油瑞银七十一C(1270)将于 11 月 12 日到期有关。由于权证可用现金结算,正股如果大涨, 意味着发行人要支付更多的资金,因此不排除发行人打压正股的可能性。 据肖金和介绍,11月8日上午的交易显示,瑞银确在抛售中国石油H 股 (香港市场上是可以借股卖出的)。
不过,尽管如此,在中国石油回归前, 也就是今年9、10月间提前布局涡轮及 H 股的投资者, 随着该股回归前的大涨,还是有不俗的收益。
虽然中国石油打破了像中国神华这种经典的“W+H+A”套利模式,但肖金和认为,今后“回归股”在回归前香港市场上的行情仍是可以期待的。 因此,如若中国移动(0941,HK)、中国网通 (0906,HK)、 中国电信(0728,HK)、中煤能源(1898,HK)、中海油 (0883,HK)、 中海化学(3983,HK)等“明星H 股/红筹股”启动回归计划,港股投资者可提前择机布局其认购权证及正股,博取丰厚收益。
人为地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界定为未实现收益,并规定其不得用于分配,只是为基金管理人操纵利润、歧视性地对待封闭式基金持有人提供了一个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