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什么不是“蚂蚁概念股”

腾讯为什么不是“蚂蚁概念股”
2020年11月04日 19:39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抄底机会在哪里?立即开户,领取福利!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蚂蚁上市受阻,与其势均力敌的腾讯腾讯金融板块的估值也正遭受威胁?而腾讯看似是“蚂蚁概念股”,总是紧跟行业老大的步伐,但实际上,腾讯金融可能比蚂蚁更具潜力。

  蚂蚁暂缓上市,腾讯却跌的比阿里还狠。

  11月4日,受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影响,腾讯跳空低开4.01%,一度下挫至5%,市值蒸发近2400亿港元,截至收盘下跌1.59%。

  事实上,这不是腾讯第一次“闻声而动”。在蚂蚁定价出炉后,股价连续3天累涨7.75%,从蚂蚁宣布上市(7月20日)至今,腾讯股价上涨了16%,市值最高膨胀超8700亿港元。

  为何上市的是蚂蚁,腾讯却“闻声而动”,甚至股价波动比母公司阿里还大?究其原因或许是蚂蚁集团的高估值引发了市场对这类金融科技公司的关注,尤其是腾讯与蚂蚁有着相似的金融业务板块,还直接被蚂蚁在招股书中对标为竞争对手。

  但其实,在这场对标背后,实则是腾讯的金融科技业务引发了想象空间,不过,虽然作为规模最大的两家金融科技巨头,蚂蚁和腾讯金融在三大块上都有布局,但比起积极开拓理财贷款业务的蚂蚁来说,腾讯总被认为“慢了一拍”,似乎显得低调保守得多。相比速度,马化腾似乎更在意稳健,腾讯的金融科技业务至今都未被分拆出来,也没有参与现金贷业务。就此而言,腾讯与蚂蚁的业务经营方向甚至管理模式都不甚相同,又何来“阿里概念股”之说。在这背后蚂蚁集团或许用终止上市为代价,为腾讯金融业务探明了盈利方向。

  腾讯=阿里概念股?

  蚂蚁集团的上市直接带动了金融科技、数字支付板块的升温。而作为蚂蚁集团的招股书中,被明确作为自己在国内惟一的竞争对手的腾讯,由于业内普遍将其金融业务对标蚂蚁进行估值,因此被戏称为“最强蚂蚁概念股”。

  蚂蚁港股打新当日,竞争对手腾讯的股价表现直接超过了蚂蚁母公司阿里。10月29日,阿里只上涨2.47%,而腾讯大涨7.6%再创历史新高,盘中一度冲上614港元,总市值逼近5.8万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蚂蚁集团与腾讯金融都是从支付起家。靠着阿里电商和腾讯社交的数据支持,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在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双寡头局面已经十分稳定。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支付宝及微信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55%与39%,合计市占率已连续5个季度超过 94%。

  无论是从业务范围与产品设计;交易数、用户数等经营状况;还是在场景、生态、流量等战略优势方面,蚂蚁与腾讯金融既有着许多共同点,又可以说是各有特色,不分伯仲。由于腾讯官方对金融科技业务的信息披露不多,市面上又没有别的可比上市公司,于是蚂蚁的招股书便成为了腾讯投资者们的“重要参考”。

  蚂蚁集团的上市让市场认识到了腾讯金融的增长潜力,由于两家公司业务高度类似,对标蚂蚁的市盈率很容易就可以大概测算出腾讯金融的估值,腾讯的股价自然就有增长的空间。

  根据招股书中上半年的营收利润估算,蚂蚁集团市盈率约为50倍。若采用相同的方式为腾讯金融业务估值,那么单一个金融业务就值1.6万亿。有分析师认为,与蚂蚁披露招股价之前(10月23日)相比,腾讯约有4000亿的股价释放空间。不过,拥有微信支付的腾讯始终没有自己下场去做现金贷,这也使得腾讯金融业务在规模不及蚂蚁。

  另一方面,蚂蚁上市后,也将成为“互联网系”金融科技公司的标杆,对后来者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随着2015年7月,央行工信部等是部门颁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公司们便纷纷下海金融,争相获取金融牌照,动作频频。

  金融科技公司有“三大宝”:牌照、流量、科技。重要程度依次递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手握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蚂蚁(阿里)、腾讯、字节跳动、苏宁、京东、美团、小米、滴滴等;拥有互联网小贷牌照的有蚂蚁(阿里)、腾讯、美团、字节跳动、滴滴。

  至于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要做金融,主观上的考虑是直接的流量变现。另外,目前的金融科技,在技术上难度并不算大,主要是基于丰富的流量大数据,再以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技术工具,提高风控效率。传统金融机构缺科技,科技公司又难以接触到C端的用户,于是左手流量,右手技术的互联网公司也自然更为得心应手。

  除了从事互联网金融,巨头们也对上市颇感兴趣,继蚂蚁集团递交招股书18天之后,京东数科也递交了招股书,拟在科创板上市。在此定义下,京东可能也是另一个“蚂蚁概念股”。

  腾讯的金融版图

  虽说腾讯与蚂蚁的金融业务布局类似,但实际上也有不同。

  腾讯金融主要围绕支付业务(微信支付)展开,目前已布局财富管理(理财通)、小额信贷(微粒贷)等多项产品,对应业务主体包括分付、微众银行、腾讯金融业务线(FiT),还通过参、控股方式先后布局证券、保险、基金销售等领域。

  分业务来看,腾讯支付业务占比96%,贷款业务占比3%,理财业务占比1%。腾讯表示,其金融科技业务中支付业务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他两部分占比相对较小,业务成熟度较低,不足以为公司带来较大体量的收入。

  从营收利润上看,腾讯金融业务规模位居第二,但增速毫不落后,紧追蚂蚁。

  2017-2019年,腾讯金融业务整体营业收入分别为456.95亿元、651.89亿元、839.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5%。而蚂蚁招股书显示,公司17-19年的营收分别为 653.96亿元、857.22亿元、1206.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8%,两者不分上下。

  2019年一季度起腾讯已经将“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独立出来,成为三大主要业务之一。在2020年中报,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二季度收入为298亿元,同比增长30%。上半年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26%,已经成为第二大收入板块。若按此数据推算,腾讯金融板块业务全年营收或超千亿。

  对比蚂蚁招股书,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25亿元,净利润为212.34亿元,利润率为29%,尽管目前腾讯金融板块的营收尚不及蚂蚁集团,但这并不妨碍市场对其有良好预期。

  另外,坐拥国民软件微信的腾讯在活跃用户渗透率上更胜一筹。

  虽然支付宝与微信均未单独披露支付业务数据,但参考母体软件微信与支付宝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微信的月活用户为12.06亿,支付宝则为7.11亿,在活跃用户上有着1.7倍的差距。

  而根据财付通与支付宝的风险处理公告,可以推算出2019年微信支付总交易笔数约为5500亿笔,日均15亿笔,支付宝总交易笔数约为2300亿笔,日均6.3亿笔,也就是在交易笔数上有着2.4倍的差距。

  蚂蚁在商业化进程上领先于腾讯,其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已在估值上有所体现;虽然腾讯金融仍以支付为主,在贷款、保险、理财等业务上还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凭借更为丰富的流量资源,未来想象空间或将大于蚂蚁。

  腾讯更稳,但或许并不“佛系”

  互联网金融业务可以分为支付、理财、贷款三大类。其中,支付业务流水大,体量大,但利润比较低,往往是承担着流量入口的角色,利润主要依靠后两项业务。

  虽然作为规模最大的两家金融科技巨头,蚂蚁和腾讯金融在三大块上都有布局,但比起积极开拓理财贷款业务的蚂蚁来说,腾讯总被认为“慢了一拍”,似乎显得低调保守得多。

  腾讯并不是不重视金融业务,一方面微信支付在业务数据上一直紧咬支付宝,并无懈怠;另一方面,持续稳扎稳打做场景深耕,精细化运营。

  在支付场景方面,蚂蚁背靠阿里的电商王国,线上支付更具优势,然而电商支付场景往往比较简单,用户大多用完即走;而基于社交的微信支付,包含转账、社交红包等功能,则与生活场景联系更为紧密。

  事实上,从底层架构上看,微信支付也是基于财付通的支付渠道和风控,与支付宝差别不大。但在面向用户的操作设计上,微信以表情、游戏等内嵌小额支付,加上打通企业公众号、小程序、外链app跳转闪回等方式,化身成一个极简的轻功能,悄无声息地将支付动作嵌入日常使用手机的所有场景。

  在线下场景,腾讯有着美团这员大将,三次“封杀支付宝”,似乎也是在不断试探博弈,势要守住并进一步扩大支付领域的市占率。

  另外,低调可能也是战略的一种体现。腾讯在金融这条高风险的赛道上,似乎是采取了跟随战略,待蚂蚁先试探监管和政策风险,再利用自身流量与产品优势,“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腾讯在布局上确实比蚂蚁慢一拍,但在节奏上并不“佛系”。2018年,腾讯提出要加码B端业务,也就是云计算与金融业务,此后明显开始加速布局。

  2018年10月,腾讯对标“芝麻信用”的“微信支付分”开始灰度测试,并于一年后开始大规模接入第三方商户;18年11月,对标“余额宝”的“零钱通”正式推出;2019年10月,与工商银行合作开展的存款业务开始灰度测试。也就是说,仅仅一年的时间,腾讯就光速完成了对标蚂蚁的产品布局。

  目前,在理财方面,腾讯配备了包括货币基金、非货币基金、结构性理财、银行存款、保险在内的完整产品线。保险方面,今年6月,腾讯迎来原平安少帅任汇川加盟,或意味着在保险板块进一步加码。

  在2017年两会期间,马化腾在接受采访时曾明确表达了腾讯做金融业务的理念:不分拆、比命长。有市场观点对其解读,“不分拆”代表了低调做事,谨慎扩张,避免风险;而“比命长”则体现了腾讯跟随战略的核心,是直接喊话蚂蚁。

  虽然目前腾讯被认为是“蚂蚁概念股”,但腾讯金融目前仍侧重在连接、中介服务,并没有如蚂蚁一样亲自下场放贷,也没有做太多与传统金融机构撞车的业务,似乎走的更稳。

  另一方面来说,腾讯包括腾讯金融在内的基本面并没有明显变化,如今受蚂蚁连累而下挫,对于投资者而言或许正是买点。

  今日虽然腾讯股价闪崩,但午后一度拉回至微0.17%,全天资金总流入77.36亿港元,似乎也是侧面引证了投资者对腾讯仍有很强的信心。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志杰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1 仲景食品 300908 --
  • 11-11 中控技术 688777 --
  • 11-09 康平科技 300907 --
  • 11-09 汇创达 300909 --
  • 11-04 会通股份 688219 8.2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