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2日09:05 新浪港股

  2013年,网络文学市场还呈现出盛大、百度、腾讯三家三足鼎立的局面,仅仅1年之后,这样的局面便被打破了。盛大文学最终归于腾讯麾下,与腾讯文学整合成为阅文集团。目前,阅文集团已拥有500余万作家,近千万部作品,数亿活跃用户,未来不可限量。

  2017年7月3日,阅文集团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走上IPO之路,这一举动圆了盛大多年的梦,也让腾讯在网络文学市场走得更远。

  来源:香港交易所

  如果只看阅文集团的年收入和毛利,其业务增长是相当稳健的。在2015年与2016年,阅文集团每年的年收入分别为16亿元和25.6亿元,毛利分别为5.8亿元和10.5亿元,两个指标都实现高增长。

  随着营收一同增长的还有高额的成本、销售及营销开支。2015年,阅文集团的成本高达10.3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增至5.4亿元,亏损了近3.5亿元。2016年,阅文集团首次实现盈利,在15亿的成本与7.34亿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之下,年内盈利仅为3036万元。

  高速增长的营收背后却是不见起色的盈利数据,阅文集团的盈利能力亟待提高。阅文集团积累的大量IP有着十分长远的开发价值,《从前有座灵剑山》,《我欲封天》等多部作品的影视与游戏开发尚未完成。更有《一念永恒》等作品尚且处于连载状态。

  对于IP造势来说,除了文学作品本身的质量之外,宣传与推广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此类作品的后续开发,阅文集团高额的前期投入最终将获得回报。

  阅文集团:大IP计划提上日程

  2017年6月19日,在提交招股说明书之前,阅文集团便联合腾讯影业、腾讯游戏及万达影视在“万达之夜”晚会中宣布成立合资公司。

  且看这四家公司,阅文集团可提供文本,腾讯影业可负责电影及电视剧的制作,腾讯游戏则接手游戏开发,有万达影视在,电影的发行与放映便有了保障。在各方优势的联合下,腾讯与万达两大阵营似乎为一个个大IP铺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来源:阅文集团官网

  第一个走上这条道路的,是《斗破苍穹》。《斗破苍穹》本是天蚕土豆在起点中文网发布的连载小说,随着起点中文网跟着盛大文学归到腾讯旗下,《斗破苍穹》也成为了阅文集团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

  2017年1月7日,阅文集团与企鹅影视共同出品的《斗破苍穹》同名动画正式登陆腾讯视频,总播放量早已超过十亿。同时《斗破苍穹》衍生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多个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

  在9月17日的腾讯影业发布会上,阅文集团更是放出豪言壮语,要一口气进行13个IP的影视化改编。

  这相当与对手中的IP资源进行“变现”,只是一口吃不成胖子,这13个IP中间,有多少个可以实现阅文集团的希望呢?又或许,“13计划”将成为阅文集团实现盈利的突破口。

  IP圈地运动成常态

  手握大IP的不仅阅文集团一家。

  在欢瑞世纪手中,除了正在开发中的《青云志》、《大唐荣耀》之外,欢瑞还掌握著《封神》系列、《昆仑》、《沧海》、《琉璃美人煞》等多个热门IP。唐德影视在2017年将启动10余部电视剧的拍摄,IP储备也达到了30余个。光线更是预计在下半年制作31部电影,其中包含著《东宫》、《沙漏》等大IP。

  除了阿里一心扑在淘票票上专注票务市场,华谊兄弟专注拍摄电影大片,唐人、华策、慈文传媒、华纳百录等更大影视公司纷纷加入IP圈地战。

  在这场混战之中,似乎谁抢到了IP谁就站到了制高点,似乎谁手中的筹码多,谁就拥有更多机会。殊不知,IP来源于原创,IP原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原意为知识所有权,目前被引申为可以被多维度开发的文化产业产品之意。

  可见IP的本意还是注重原创的,阅文集团作为腾讯旗下的文学IP培育平台,有着挖掘原创作品的潜力。只是不能太心急,要慢慢来,在原创发掘、IP培育、IP后续开发的过程中要一直有作品补充进来,谨防用力过猛,出现断层。

  ■ 作者|施琳慧

  本文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想转载请关注官方微信号港股解码,留言获取授权。

责任编辑:卢昱君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