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0日00:38 财华社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集团

  态度|深度|原创

  海通国际(00665-HK)于过去3年,业绩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纯利按年平均增幅逾80%,2015年更升了147%。

  海通国际是如何维持连续高速增长呢?

  高速增长五大秘籍

  海通国际执行董事许仪在接受香港财华社专访时向我们的记者解释了个中奥秘。

  ▲海通国际执行董事许仪(图片版权归香港财华社所有)

  许仪介绍,集团早于2007年来港拓展业务,并于2010年成为香港首家中资券商,收购了香港大福证券,建立了稳健的客户基础。

  同时海通国际凭借母公司海通证券强大的品牌,吸引了内地投资者透过海通国际在港做生意。

  集团目标亦清晰,致力拓展全方位投资银行业务,包括传统的经纪孖展融资业务,企业融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近两年还拓新业务至固定收益商品外汇、并购、股票衍生产品等,满足客户对不同产品服务需求。

  集团客户亦多元化,包括20万个零售客户,以及1500家机构投资者。

  集团人才体系亦多元化,包括来自国际投行、中资投行以至本地金融精英等。这些因素均促进了集团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虽然集团去年盈利增长逾倍,但每股派息增长只有2.1%。他强调收购大福证券至今10多年,集团派息政策一直保持稳定,派息比率维持在50%水平,过去一年由于供股增发股份,造成每股股息摊薄效应,但派息比率保持不变。

  海通国际去年透过银团贷款、发债、供股等多种途径,在市场融资达242亿港元。他表示主要因应业务拓展,客户需求作出融资安排。例如集团每年新增客户达一万名,孖展融资规模亦由2014年的100亿港元,增至2015年的200亿港元。集团于去年底的杠杆比率为3.96倍,远低于国际投行的10多倍,他认为3至5倍是发展业务较稳健水平。

   位列全港券商前一、二名

  海通国际(00665-HK)于2015年的总资产规模达919亿港元,位列全港券商前一、二名。凭借集团高速业务增长,海通国际目标已放眼亚太区。许仪表示计划于三年之内打入亚太地区第一梯队投行之列,无论是总资产,盈利增长速度,业务覆盖范围,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希望位处前列排位。

  海通国际对外发展,他表示将有助海外投资者投资于中国市场,同时亦协助中国投资者投资于海外市场,提供多元化产品配合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并保持盈利稳健增长,让股东有良好回报。

   完成JapanInvest 收购

  集团去年便完成对Japan Invest的收购,在亚洲区研究覆盖更为全面,并吸引到更多机构投资者客户,机构客户数目亦由800个增加至1500个。许仪强调海通国际的并购对象,需要对现有业务有新的补充或深化作用;而集团资产负债表维持在合理水平下推进,不会进行大金额收购。他透露于过去一年,有外资行欲结束香港股票衍生产品业务,欲出售予海通国际,但海通已有相关业务,结果被拉倒,对方的个别专业人才则有所吸纳。

  海通国际在并购融资活动方面,以快速设计出最佳融资方案著名。他解释中国仍有资本管制,另一方面中国也鼓励企业走出去,但在外汇管制下,企业要将内地资金汇出境外需要较长时间,这无疑为海外市场融资提供了机会;集团从中协助到海外并购内地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而海通国际一直积极参与本港新股上市活动,对不少上市公司有所了解,因而在有需要时更快速为客户设计到适合的融资方案。

   争取打入牛熊证市场第5位

  今年才开拓本港牛熊证市场的海通国际(00665-HK),计划一年时间便打入香港牛熊证市场首5位。许仪介绍至今已发行逾40只,计划今年内发行4、500只,目标争取成为市场首5位。海通国际亦获港交所人民币计价商品期货做市商资格,为人民币计价向伦敦铝、锌、铜期货小型合约提供做市服务。

  沪港通开通已逾一年,他表示市场反应未及预期高,海通国际为市场积极参与者,港客透过沪股通北上投资的市场占有率,海通国际占5、6%;由于整个市场额度有限,盈利贡献不算多。他更加寄望于深港通的开通,因为深港通覆盖的股份以中小型股为主,更迎合投资客户喜好,有望刺激需求。

  2015年度集团业绩,固定收益、外汇及商品业务表现突出,分部溢利急升10.2倍至6.4亿港元。他解释因为去年下半年股市大幅波动,零售投资者以至机构投资者,纷纷转投较平稳的债券市场,而海通在债券市场业务早已有所布局打好基础,因此能好好把握到这次市场机遇。今年首季,债券市场业务表现相对平稳。

   固收外汇商品盈利急升

  期内可供投资达62.5亿港元,他介绍主要是旗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于有良好回报的基金或基金经理产品,投资范围以A股和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基金为主,这些基金年回报率约有10%;另有少部分为投资于可换股债券资产,以到期收息为主,回报平稳。

  另外,2015年集团收入为58.06亿港元,而代客持有现金达182.65亿港元。他指出虽然内地曾收紧资金外流,但内地投资者对配置海外资产意欲并没有减退,只是速度略有放缓,内地富豪客户将资产配置至不同货币、市场、产品,而香港是他们首选投资地。

  周燕芬

  香港财华社人物专访栏目记者,告诉你香港上市公司CEO都讲了什么。

  ?  编辑: Lissie Li

  ▼

  本文原创,版权归“港股解码”微信公众号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授权

责任编辑:自然

相关阅读

0